陳亞東
摘要: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對于青少年的信息技術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初中作為開始系統學習信息技術的階段,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而相對來說,農村地區的教學條件有限,對于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組織與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就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意義先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后就目前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條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農村初中階段的教學工作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網絡環境;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案;策略
農村初中的信息技術教育水平對未來農村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也反映了我國農村經濟的整體水平。盡管目前農村地區的信息技術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幫助農村初中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一、農村初中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意義
1.順應信息時代要求
互聯網技術高度普及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滲透到我國的各行各業,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對于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相對于發達地區,農村地區的信息技術教學條件較落后,農村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處于劣勢,所以加強農村地區的信息技術教學建設才能順應當前信息時代的要求。
2.促進農村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促進農村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對于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農村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在現有有限的教學條件下,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1]。
二、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組織與實施對策
1.立足學校,樹立正確信息技術教學觀
在傳統教育理念中,應試教育的觀點深入人心,認為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考試成績,而這種觀念在農村地區依然普遍存在。基層學校的領導教育理念陳舊,依然保持著應試教育的教學觀點,這種想法亟待更新,并需要及時提高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其次,農村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也需要做出改變,不能認為考試科目才是重要的,認為信息技術的教學是沒有必要的,提高農村教師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主體,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將極大地影響著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制定全面有效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綜合看待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雖然教學條件有限,但也要讓農村初中生對信息技術的基本構成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基礎的掌握[2]。
2.以興趣為導入點,提高學生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信息技術的知識相對來說邏輯性比較強,學生在開始接觸時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老師應該選擇能吸引到學生的內容為主體開展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能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組織學生進行打字比賽游戲,并針對不同的打字速度設置對應的禮品,這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氛圍,又鍛煉了學生的打字能力。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是與日常使用聯系在一起的,引導學生利用這一關聯性提高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率。又如在七年級內容PowerPoin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優先選擇同學們普遍知道的熱點時事作為教學素材,利用超鏈接功能插入教學PPT中,在打開連接時便能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也讓學生感受到超鏈接的神奇功能,讓學生產生想要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學生間建立微信群、QQ群等學習群,為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計算機基礎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3.增加課堂實踐,提高學生實操能力
信息技術不同于初中學習階段的其他學科,它要求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注重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可以發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好像很快能掌握課堂上講的信息技術知識,但讓學生操作時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內容,只有讓學生加強實際操作才能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內容Flash動畫制作時,先對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后,并將詳細的操作流程展示給學生,然后教師便邀請學生輪流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演示。因為學生產生的問題往往具有一致性,隨后教師便可以針對學生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普遍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4.組織團結協作,縮小學生差異
首先,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學生之間學習能力也可能存在差異性,老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分組學習的方法,每組分配幾個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而且有些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會羞于求助教師,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還能幫助鞏固學習較好小組成員的學習內容。其次,在課外作業的布置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家庭情況進行課外作業的布置,家里有電腦的可以相對布置的難一些,沒有設備的可以適當減少課外作業任務,也可以給學生分組布置課外作業,讓沒有電腦的學生跟有電腦的學生一組共同完成作業。總之,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教學,努力幫助每個學生掌握知識,得到應有的教育。
總而言之,農村地區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是必不可少的,針對目前農村地區的實際教學條件,教師首先要立足學校,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的教學觀,并以興趣為導入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課堂實踐也是必不可少的,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協作縮小學生間的差異。所以,要想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在農村地區的有效組織和實施,還需要做出大量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倪娜.淺析農村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現狀與解決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0:132.
[2]伍敬才.創新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J].電腦迷,2018,91(4):15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