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福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目標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也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初中英語教學不再僅僅滿足教學任務中的知識傳遞,同時也必須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對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進行研究,旨在能夠完善和優化英語課堂模式,為初中英語教育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學生;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包含了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文化素養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傳統英語教學中,教育途徑主要是依托于英語老師的課堂講授,而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和記憶英語知識。這種僵化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在初中英語教育改革進程中,將核心素養培養作為教育目標,是現代英語教育的進步,也是未來英語教育發展的趨勢。
一、深入解讀英語教材,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素養
初中英語教材是英語老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導,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進和發展并不是天馬行空的,而是需要在初中英語教育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拓展。這就需要初中英語老師能夠深入解讀英語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設計核心素養培養環節。初中英語老師在對教材的深度解讀中,也能夠實現對教材內容和背景的充分挖掘,從而發揮初中英語教材的全部價值。通過對教材的解讀和挖掘,能夠幫助英語老師打造適合初中學生英語素質提高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和文化的感知水平,增強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并拓寬英語視野[1]。深入解讀英語教材可以從英語文章的寫作背景、英語內容與文化之間的聯系以及啟迪學生對英語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的共通性與區別性的比較分析等方面著手,從而實現初中英語教育的核心素養意義。
二、巧妙設計英語活動,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素養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當中,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是由老師所掌握,這就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并且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也違背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初中英語老師需要增強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英語教學的主體,而英語老師則需要轉變為輔助、指導的角色。傳統課堂的單項知識傳遞模式不利于學生充分參與教學和主導教學,因此,英語老師需要豐富教學模式,增強英語學習的吸引力。英語老師可以通過設計巧妙的英語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日熱情,同時鼓勵學生參與英語活動的設計,從而激發每個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素養[2]。巧妙的英語活動內容和形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使初中英語教學更加富有情緒上的激勵,學生能夠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夠強化自身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例如,初中英語老師在講到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到科技展覽館來近距離觀察現代技術水平下robots的發展情況,使學生能夠對未來世界中的機器人普及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并在英語老師的啟迪下,發散自己的英語學習思維來設計英語活動內容和形式。學生可以設計出以Willpeople have robots?為主題的英語演講活動,在演講活動中,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英語課文的理解以及想象來講出自己頭腦中的未來世界機器人。學生在思維發散過程中不僅掌握了課文中的知識,同時也在活動當中運用自身的思維能力拓展了英語聯想空間,培養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初中英語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設計動手操作環節,通過書本的知識掌握與動手參與相結合的學習活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夠得到全面的激發。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課文所描寫的robots特點并結合自己對robots的認知來動手制作機器人。這樣的動手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對英語文章的深入了解熱情,同時也使英語課堂氛圍更加生動有趣[3]。英語知識在動手活動中變得更具有生命力,從而使學生提高了英語學習體驗水平。
三、開展課外英語實踐,培養學生英語實踐素養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因此英語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能夠讓學生具備使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精力主要放在了對知識的掌握上,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無法給學生提供有效的英語實踐環境。這就需要初中英語老師能夠為學生創建一個能夠充分運用英語知識和技能的空間,讓學生在充分的社會實踐過程中真正理解英語的內涵。由于英語的語言特點,使得英語技能不能獨立于社會而存在,英語學習的核心意義就是交流應用[4]。初中英語老師可以根據英語的特點,將英語課堂拓展到學校之外,從而幫助學生增強英語的實踐意識和能力,實現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目標。
四、融會貫通科目教學,培養學生探索素養
英語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獨立于其他教學科目開展,在傳統模式中學生很難將所學科目進行融會貫通,從而不利于核心素養目標的實現。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英語教育應當加強與其他科目內容的聯系和融合,從而使英語教育不再僅僅是對英語知識本身的一種傳遞,在英語教學中也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案質、文藝素質、道德素質等,從而使初中英語教育能夠完成社會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效果[5]。例如,英語老師在講到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科學學科的內容。初中英語老師可以結合物理、化學以及數學等初中學科來講解學習科學的重要性,學生能夠在英語知識學習的同時提高了全面發展能力,從而使英語課堂的教育價值得到提高。
在未來的人才競爭中,具備較高核心素養的人才將更好地發揮社會建設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作為學生增長知識技能、提高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使初中英語教學能夠實現素養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曉梅.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A].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下)[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張萬海.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17.
[3]張麗麗.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09.
[4]季瑩瑩.初中英語“自主閱讀+理解表達”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牛津英語8A Unit 7 Escaping from Gork教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90-91.
[5]后小剛.芻議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24):41-42.
編輯 高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