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摘要:數學課程在初中階段進入到一個較高的層次,知識難度和廣度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從教學實際來講,學生產生了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問題,其中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上的參與不積極,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對此,首先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因素,然后提出了一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希望可以給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影響因素;教學措施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興趣是影響他們學習行為和效果的關鍵因素所在。從實際來講,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那么在課堂上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就會越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就會更加牢固。相反,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那么在課堂上往往就表現出不愿意參與學習的狀態,聽課不認真、練習實踐不落實等,這樣自然就會影響到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所以,數學教師就需要關注到初中學生的興趣激發,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優化創新,構建起具有趣味性的數學課堂。
一、初中數學教學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因素
從教學實際來講,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興趣,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僅僅是學生自身的問題,也可能是教學方面的問題。總的來說,學生學習興趣的變化,是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第一,學生自身的數學基礎水平。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講,數學基礎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基礎好的學生,能夠順利學會相關數學知識,那么在課堂學習中就會表現出較高的興趣。相反,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由于對數學知識不能有效地理解掌握,這樣就會在學習中表現出興趣不高的問題。
第二,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將會影響到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以初中數學課程的知識構成來講,涉及的知識類型很多,而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難度,整體呈現出理論性、抽象性的特點。對于這樣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不能實現趣味化、立體化構建,那么就會導致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不強,從而不能對學生形成吸引。
第三,課堂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學內容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而教學方式是將這些知識傳遞給學生的具體手段。傳統課堂教學,就是板書加口述,這樣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根據新時期的教育發展形勢,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更新。所以,如果教學方式沒有更新,還是局限于傳統模式,那么自然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
要想讓初中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一個基本前提條件就是學生要能夠從數學學習中感受快樂。如何才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呢?自然就是要能夠理解相關知識,靈活解決各種問題,這樣自然就能感受到快樂!具體來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適當引入已經教學過的舊知識進行復習,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同時,在課堂上,要對新課知識做好指導,設置綜合性實踐,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這些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在課堂上盡可能對這些知識形成掌握,減少疑難點。通過不斷復習舊知識、鞏固新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基礎不斷牢固,讓學生能夠切實學懂數學知識,基礎越來越牢固,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漸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創新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興趣
在激發學生興趣這個方面,還可以從教學內容切入,引入趣味化的素材和元素,對教學內容展開創新構建,從而最大程度地通過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生活案例來拓展教學內容。比如教學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與全等三角形相關的案例,在課堂上就可以將這些案例引入進來,通過實際案例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影視劇片段來輔助教學。在一些影視劇當中,也涉及了一些數學知識。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這些多媒體片段,將其中的數學知識提煉出來,讓學生在影視劇的刺激下,點燃數學學習興趣。
(三)重構教學方式以刺激學生學習
除了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之外,還需要從教學方式這個方面切入,跳出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運用一些新方法和新理念重構課堂教學,刺激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第一,可以構建翻轉課堂,設計數學微課,在課堂上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以此刺激學生主動參與。第二,創設數學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具體情境之中,引導學生沉浸到情境中來學習相關知識。第三,構建任務探究式教學,結合數學知識,設計綜合性的探究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對相關知識形成有效的理解掌握。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非常重要。針對課堂上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因素,數學教師要有效認識,然后通過合理手段進行針對性優化,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起來,推動初中數學教學的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志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寫算(教師版),2017(17):94-95.
[2]石迎春.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51).
[3]李春霞.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9(1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