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山
摘要:學科素養的形成是學習高中化學學科的關鍵,想要學好化學就要求學生正確認識到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因此為了更好地優化化學教學工作,教師就應將培養化學核心素養放在第一位。
關鍵詞: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因此,本篇文章將從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人手,提出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確保學生化學學習的有效性。
一、在教學中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觀察分辨物質的宏觀現象,通過探索分析理解物質的微觀層面。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視。高中化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化學課本知識只是停留在化學知識的表面,更多的知識是需要學生自己去發現、研究。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十分重要的?;瘜W學科的實驗教學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實驗能鍛煉學生宏觀辨識的認識,例如在進行實驗時,讓學生利用眼睛仔細觀察、利用鼻子仔細聞、利用手去感受等來讓其感受到物質的宏觀現象。然后通過微觀探索分析實驗的結果。這樣的實驗教學方法可以在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二、通過溝通交流認識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簡單來說就是物質的各種變化過程中發生的平衡問題以及變化的規律。通過溝通交流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面認知到高中化學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培養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關鍵就在于讓學生主動變化,自己尋找觀念上的變化。而溝通交流是一種雙贏甚至多贏的學習方式,在溝通交流中學生主動互換自己的想法以及學習知識的經驗,對知識的理解等。理科學生的弱點就是表達能力較差、溝通能力較差。因此,在溝通交流中要讓學生善于表達、敢于表達。讓學生在溝通交流中全面認識到高中化學學科的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千人千面,每個學生對待化學變化都有不同思想,而能從不同的角度對復雜化學變化進行研究正是認識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重要途徑。
三、利用化學信息工具認知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認知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簡單來說就是學會搜集各種化學信息,對物質的變化提出假設,再利用收集的化學信息對假設進行推理;通過物質的化學信息構建模型,運用模型來解釋化學現象?;瘜W信息工具對搜集各種化學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學會利用化學工具搜集化學信息才能進行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培養。化學信息就是指與化學相關的信息,可以通過網絡、書籍、報紙、數據、模型、音頻、影像、化學資料等對化學信息進行搜集。擁有豐富的化學信息才能對物質的假設進行有效的推理。而化學模型的構建必須建立在化學信息的基礎上,擁有豐富的化學信息才會構建出合理科.學的化學模型,從而運用化學模型來解釋化學現象。化學學科的教材知識只是表面的,因此利用化學信息工具來擴展化學知識,這對于培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是至關重要的。
四、通過實驗培養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
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實驗進行化學問題的探索研究,能和同學一起研究實驗實踐的結果,并在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改變實驗的假設以激勵學生繼續探究的創新意識。在化學教學中最注重的就是實驗教學,而實驗就是培養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化學核心素養的基礎。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師應注重實驗課的意義,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自己動手驗證實驗,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進行酯化反應的實驗,教師提出問題酯化反應需要的是什么?學生回答:醇和酸。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過程,自己尋找實驗材料,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讓學生努力想出實驗的各種方案,在設計的過程中就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結合生活理解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是指學生要通過化學學科擁有科學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意識,了解化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理解化學對社會帶來的影響。結合生活中的問題有利于理解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要讓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學會利用科學的思維解決化學中遇到的問題?;瘜W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化學,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腿腸中都會含有極其豐富的化學物質。而社會就是生活。因此,運用生活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是最合適不過的。學生要結合生活認識到化學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比如:環境污染、大氣污染等這些都與化學密切相關,與生活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
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對學習、對生活、對社會都有了一定的認知,而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使學生綜合能力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培養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聶小芳.談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才智,2019(16).
[2]謝兆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化路徑[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9).
[3]何偉釗.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化路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9(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