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教育體系中,物理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在每個班級中,都有一部分“弱勢學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該類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其物理學習成績的提高。本文主要圍繞“弱勢學生”的激勵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弱勢學生;激勵策略
當前,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更偏向于學優生,這使得班級中的“弱勢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這種做法與我國教育部所提出的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的倡導相背離。大部分的弱勢學生都缺乏學習積極性,這影響了他們學習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圍繞弱勢學生的激勵策略進行探析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
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都習慣于運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的氣氛較為沉悶,挫傷了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改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許多教師在課堂中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更關注學優生,無論是課堂的提問,還是課后的輔導等,教師更傾向于學優生,這挫傷了部分弱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當前,在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更習慣于運用板書式的教學方法,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記錄,這種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枯燥,再加上物理學科的學習對大部分學生而言非常的復雜、抽象,這使得一些學生畏懼物理學科,難以對該學科產生興趣。
二、 關于弱勢學生的激勵策略分析
由于弱勢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再加上教師的長期忽視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等,導致他們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不感興趣,久而久之,他們的物理成績變得越來越不理想,進而變得畏懼物理學科、討厭物理學科。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重視對弱勢學生的激勵,要讓他們熱愛物理學習,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為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以情動人,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由于成績較差,許多弱勢學生都會畏懼教師,會與教師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學生內心還是希望獲得教師的關注,也希望教師能夠向對待學優生一樣對待自己。故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一視同仁,一方面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要充當學生朋友的角色。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耐心傳授知識,不能夠因為講解了幾遍而不耐煩,要認識到弱勢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厭其煩地對他們進行講授。另外,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如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就會更加的密切,那么學生對教師就會更加的認可,從而愿意學習教師所教授的學科。
(二) 以趣促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物理學科的內在動力,弱勢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之所以難以得到提升,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弱勢學生的激勵,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1)讓弱勢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每一個“弱勢學生”都渴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因為自己的物理學習能力較差,所以經常受到失敗的打擊,久而久之就變得非常的自卑。為此,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方法讓學生獲得成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而要實現這一點,教師可以為這類學生群體設置分級目標,也就是將學習內容進行劃分,先學習簡單的物理知識,然后逐漸深入,慢慢地接觸較難的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浮力”之時,教師可以將內容分為以下幾個目標:第一,物理現象、第二,物理規律、第三,應用規律,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掌握學習目標,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繼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2)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物理這門學科較為抽象、復雜,所以困擾了不少學生的學習,使得一些學生畏懼這門學科。其實,物理這門學科有著較強的趣味性,有一些教師過于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述,導致物理學科趣味性的特點沒有得到體現,影響了不少學生的學習。為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弱勢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教學法,通過故事來引出下文,使學生參與到問題探究之中。例如,在學習浮力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講述阿基米德是如何發現浮力的故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聽了這個故事之后,他們就會對浮力的公式學習產生興趣。另外,物理這門學科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演示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直接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之中,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浮力”以及“杠桿”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弱勢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之中,以及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三) 創新教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
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一定的聯系,弱勢學生之所以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與教師單一的教學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相互合作、相互探討,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使他們在合作交流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又如,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將教材中的實驗通過動畫視頻展現到學生的眼前,那么學生就能夠一目了然,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此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特征等采用分層教學,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如:在聲現象教學中,可以讓一些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聲現象,一些學生對聲音的特性或者是聲的有效利用進行課前預習和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對學習能力較高的則可以布置一些難度較高的作業,如:聲現象和光現象兩者之間的聯系和不同點,進而對學生物理知識層面進行拓展和延伸。
綜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這挫傷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讓弱勢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并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實驗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一來,學生就會體驗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朱新榮.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弱勢學生”激勵策略[J].西藏教育,2018(06):16-18.
[2]王放.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激勵性教學的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7(02):23.
[3]沈鵬.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激勵性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5(05):12.
作者簡介:
鄭小惠,福建省龍海市,長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