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故事題材豐富,藝術形式多樣化。低年級繪本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富有童趣。夸張的造型、鮮艷的色彩,非常受學生的喜愛。把繪本故事融入美術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一邊閱讀生動的故事、一邊欣賞精美的圖畫,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作欲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繪本;低年級;美術課堂;學習興趣;想象力
低年級學生平時很喜歡看繪本,繪本畫面美妙有趣,這讓我想到可以在美術課上好好利用繪本進行教學,讓我的美術課更適合低年級孩子學習!我初步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 以繪本故事為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美術課中,有效地導入能快速抓住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就能做到事半功倍。運用生動有趣的繪本閱讀導入無疑是一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以人美版一年級下冊第三課《出殼了》為例,這一課本身就比較有趣,因為沒有現成的繪本,所以我課前編寫了一個《出殼了》的小故事,并且以兒童畫的藝術形式繪制成冊。它比較簡短,一共包括四張圖片:一張雞媽媽正在孵蛋圖片,一張雞媽媽外出時的場景圖片,一張雞媽媽回來后看到蛋殼都破了時的場景圖片,一張小雞出殼的場景圖片。新課開始了,我出示了一張雞媽媽孵蛋的繪畫。鮮艷的色彩,生動的故事情節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進入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中。教師首先引導孩子看圖并提出問題:這是誰?學生七嘴八舌地說是雞媽媽。接下來教師講述雞媽媽孵小雞的故事:有一只雞媽媽,頭戴花布巾,身穿彩衣裳蹲坐在雞窩里,猜猜它在做什么?對呀,雞媽媽在孵化雞蛋,她有點累了,去隔壁鵝媽媽家串門,回來后卻發現雞蛋不見了……講述的過程中我注意兩點,第一:要用精確的語言描述雞媽媽的外形,場景和色彩等細節,培養孩子觀察畫面的習慣;第二:講故事的時候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問,發揮學生的形象力,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和課題參與度。到了故事結尾時,教師可以問問孩子:嗯?怎么只剩蛋殼了,雞蛋去哪里了?學生會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去設想發生了什么事情。以此導入課題《出殼了》,接下來我開始教新課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其他小動物出殼的情形。
這樣以教師編制的繪本故事導入,可以讓孩子們學習時樂在其中,同時激起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二、 以繪本故事為載體,激發學生創作能力
以人美版一年級美術《漂亮的瓶子》為例。以教學瓶子相關知識為基礎,在學生作業環節,教師出示并講述關于瓶子的繪本故事。(取材于《葫蘆娃》)
有個老爺爺,在他的菜地里種下了一個瓜苗。他每天給苗澆水,施肥,希望有一天地里能長出鮮美的瓜果。可是有一天,夢見自己的菜地里出現一位美麗的仙女,仙女給瓜苗灑下了神奇的藥水。
結果,第二天,老爺爺醒來后,來到自己菜地里。他驚奇地發現瓜藤上長出了五個不同顏色的瓶子,它們居然會說話,還說自己是漂亮的瓶子娃娃!
在這一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瓶子有哪些形狀,再結合PPT欣賞生活中瓶子的圖片,觀察瓶子的形狀。教師教授完以后再接著講故事:
有一天,天上烏云密布,大雨傾盆而下。世界上到處都是水,人們都沒有地方棲身。這可怎么辦呢?于是五個瓶子娃娃對爺爺說:“爺爺、爺爺我們有辦法!”然后他們變成五個巨大的瓶子,沉入海底。就這樣在海底——
一個瓶子里面裝的是各種顏色和形態各異的鮮花植物;
一個瓶子里面裝的是各種風格房子建筑的城市;
一個瓶子里面裝的是可愛的動物;
一個瓶子里面裝的是各種美味的食物;
最后一個瓶子里面放的是好玩的玩具!
海底城市建設好了,大家都很高興!魚兒們自由地在海底城市來回地游來游去。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新世界!
學生作業:通過想象,以兒童畫的形式畫一張漂亮的瓶子娃娃。
這樣的課堂沒有教師示范,有的只是故事。教師以故事為載體,通過故事的形式,幫助孩子通過想象來表達自己心中對故事的理解和想法,從而將每個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出來。這個時候,我們并不必苛求孩子畫出多么美麗的畫面,擁有多么高超的技巧,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敢于以繪畫表達自我想法的能力,創造力才更重要些。
三、 以繪本故事作題材,布置學生繪畫作業
以人美版一年級美術《可愛的動物》為例,在學生作品欣賞環節,以一個森林里動物們之間的繪本故事來引導孩子創編自己的動物故事。作業形式可以是單幅的圖畫,教師在作業環節講述繪本故事,但是不給結局,讓孩子們自己去編寫一個結局,獨立完成一幅創作。作業形式也可以是多幅的圖畫,先把孩子分成四人小組,以合作的形式分配任務,共同完成一次作業。任務一:小組一起討論編一個關于動物的故事。任務二:教師將小組所編的故事分成四個畫面。任務三:小組的四個成員每人領取一個畫面進行創作。要求動物形象要統一,畫面背景要合理美觀。教師在巡視環節需要對學生多加輔導。最后在展示環節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自己創編的故事!這樣的課堂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也讓他們真正體驗到繪畫是作為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方式。
繪本的藝術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兒童畫、版畫、攝影、線描等等。不同的美術課程可以引入不同藝術形式和題材的繪本。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所選擇的繪本應該符合各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太過簡單或是太過繁瑣都不太適合幼兒發展。另外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閱讀繪本中的圖畫,引導學生觀察細節。學生的好奇心一般都很強,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時可以故意隱藏起某個情節,或者隱藏結局,留給孩子較多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猜想各種可能發生的情節,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優秀的繪本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教師如果將繪本故事和圖畫融入美術課堂的教學設計中,那就可以使學生在有故事的美術課堂上體驗趣味,感受創意,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學習到各種美術語言。從而創作出屬于他們的有故事的繪畫,使得美術課堂變得繪聲繪色,妙趣橫生。
作者簡介:
袁園,江蘇省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