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合式教學法,有別于傳統單一的線下教師課堂教學,是一種結合了網絡線上課程以及課堂線下課程的教學方式,通過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變了過去教師一言堂的現象,使得學生能夠一定程度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增強學生語言能力的目標。本文通過回顧混合式教學法的定義分析其優勢,以期為將來的大學英語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法;教學方式
一、 引言
伴隨著近二十年來網絡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普及,線上學習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人們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使用人群也在不斷擴大,伴隨著近年來在線教育的大面積普及,開始有人認為傳統的英語教學將讓位于在線教育,然而實踐證明,僅僅依靠在線教學,學生很難自覺自主完成學習,于是混合式教學開始被提倡。
二、 混合式教學法的定義
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混合式教學這一模式開始有學者提出,成為一種結合互聯網的線上學習以及傳統的線下學習的新模式。學者們認為應該要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各自的優勢,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結合線下教師的良好師生互動效果,克服兩者各自的缺點,教學效果最大化。
三、 混合式教學的應用
混合式教學需要教師能夠根據網絡課堂修正自身配套的線下課程,同時要求教師能夠做好配套的備課工作,準備好相應的課件、視頻或者音頻并且做好導入和講解。在線上課完畢后,因為學生很難做到自覺保質保量完成作業,需要教師在線下課程進行相應的指導和監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學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為了要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通過運用網絡、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科學地根據實際教學需要,把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有條不紊地聯系在一起,尤其是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實際使用情況以及各自不同的語言基礎下的實際接受程度以及需求,靈活調整教學方案和節奏,使得學生既能夠充分享受到網絡帶來的便利與快捷性,也能夠根據教師安排的內容進行傳統的語言學習。
四、 混合式教學的特點
(一) 整合線上線下的優勢
規避了傳統線下課程教師一人灌輸知識而學生參與度低的缺點,學生能夠在線上有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練習和鞏固提高。同時也規避了單一的線上課程無法監督學生實時學習的效果,以及實現語言基本的作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不僅僅是面對機器,而是面對教師進行社交式的學習。
(二) 拓展了學習的維度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大量的使用目標語言是提高語言能力的必經之路,鑒于傳統課程的限制,很難做到能給每個學生均等的練習機會,而混合式課堂給學生提供了課后豐富的配套資源,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后更好地領會教師課堂所傳授的知識,學習不再是僅僅存在教室,并且由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到大量有助于教學的信息,教學效果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證。
(三) 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課程里,一般都是以教師為核心的講授知識,而混合式課程教學通過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感受到動態的主動學習而不是單一的被動式接受知識。因為傳統教學一般是教師教,學生課上學,而混合式課程教學就改變了這一單一的局面,教師往往會通過布置課后附加作業,引導學生思考,主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使得學生變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學”。
五、 總結
綜上所述,在采用混合式教學中雖然有種種優勢,但是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求教師與時俱進,具備一定的互聯網知識來進行配套的課程設計和修改,在此過程中,對教師的學習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勤加學習,更新知識。
參考文獻:
[1]楊茜云.網絡背景下混合教學模式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12):216.
[2]楊芳,魏興,張文霞.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7(1):21-28.
[3]張萍.職業教育混合教學模式實踐中教學環節及時間分配的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6(5):76-79+90.
[4]裴欣欣.基于混合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困境、成因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5):97-100.
作者簡介:
金樸,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