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筱妹
【摘 要】本文的研究將在具體的高校鋼琴教學基礎上展開,故而本身就具有鮮明的實踐價值。通過對高校鋼琴教學中鋼琴教學演奏法的具體實施,以詳細的鋼琴演奏法實證分析的方式,來展現高校鋼琴專業學生鋼琴演奏法的實際訓練效果。由此可見,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充分論證高校鋼琴教學中目標課題設計與演奏法實施的實踐意義,相應地也就能夠為學生鋼琴演奏法的訓練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演奏法;訓練;實施依據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9)01-0169-02
對于高校的鋼琴教師而言,鋼琴教學設計中的演奏法實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也是鋼琴教師需要重點探索實踐的教學內容。因而,借助高校鋼琴教學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全面拓展鋼琴專業學生的演奏技法,提升高校鋼琴人才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將在詳細闡述鋼琴演奏法理論觀點的基礎上,根據實踐工作的開展情況對鋼琴專業學生鋼琴演奏法訓練進行深入探索。具體到鋼琴教學環節,鋼琴教師對學生演奏法的培養和訓練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使學生具備基礎的彈奏技能和演奏方法。
一、針對學生展開顆粒性演奏法的訓練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開展中,我們發現鋼琴教師在不斷強調學生的音樂感覺,要在鋼琴作品的演繹和詮釋中注意演奏的聽覺效果。因而,學生鋼琴彈奏出來的音色要具有飽滿的顆粒感,這也是鋼琴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之一。在眾多的鋼琴作品中,無論是連貫性極強的長篇幅樂句,還是跑動性靈活的精悍短小的樂句,都非常注重顆粒性的演奏效果。所以,結合學生的日常鋼琴演奏訓練,鋼琴教師會通過手指快速跑動的系統訓練,以及結合鋼琴作品中難度較大的華彩樂段,來加強學生對于鋼琴演奏顆粒性技巧的掌握能力。顯然,顆粒性演奏訓練對于學生的手指彈奏動力、靈活性和控制力都有極強的塑造效果。基于此,很多鋼琴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創作了大量專門針對鋼琴專業學生手指訓練的鋼琴彈奏技巧的練習曲目,以此來提高和鞏固學生的顆粒性演奏能力。顯然,豐富的鋼琴練習曲目,使學生獨立和靈活地進行彈奏,能夠更加清晰把握鋼琴作品的風格和特征。
對于顆粒性演奏技巧而言,要求學生呈現的每一個音符都要扎實、飽滿、明亮,而且具有集中、美妙的音色,將每一個音符都清晰展現出特有的功能。因而,學生在高校的鋼琴教學開展實踐中,不僅要掌握專業的演奏方法,而且要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能夠判斷自身的演奏方法是否符合演奏要求。當學生產生了正確的顆粒性音樂色彩的概念之后,就會在演奏觸鍵的方式,以及彈奏的速度和力度方面,來巧妙呈現鋼琴音樂的顆粒感。鋼琴演奏者通過觸鍵指尖穩固的力度,靈活地抬指,以及快速觸鍵而產生的爆發力,來打造出一串串生動、飽滿的顆粒性音符。
二、針對學生展開斷奏演奏法的訓練
斷奏也被稱為跳音演奏,強調演奏中音與音之間的內在聯系。在鋼琴作品的譜例記錄中,斷音演奏的標記符號是用音符符頭上的圓點或者三角來進行標記的,以提示演奏者運用斷奏的演奏方法來進行演奏技巧的處理。當然,也有一些采用文字在譜例上標注斷奏演奏,來表明作曲家的創作意圖。顯然,斷奏是根據不同的演奏風格、音樂主題以及表演特性靈活展開的,所以斷奏的時值長短因演奏作品的實際需求而有所差異。所以,學生在掌握斷奏演奏法的技巧時,要注重聆聽和感受斷奏演奏所產生的獨特的音樂效果,以增強鋼琴演奏的表現力,為音樂旋律的生動性潤色。學生在處理鋼琴作品的斷奏演奏時,應該避免生澀突兀地進行演奏處理,而是要更加注重鋼琴琴鍵之間的內部邏輯和聯系性,使音與音之間保持內在連綿的動力,保持整個鋼琴演奏的完整性。因而,在不同的鋼琴作品中,斷奏演奏處理的方式各有不同,下鍵力度、音符時值以及演奏感受等各個要素,都會賦予斷奏迥異的音響色彩和藝術表現力,對鋼琴作品的風格形成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在曲風活潑的鋼琴作品中,斷奏演奏處理會使音樂旋律更加輕快,營造愉悅的音樂意境,調動學生音樂探索的積極性,因而在高校的鋼琴教學開展中,對于學生的斷奏演奏方法的訓練也是最豐富的。鋼琴教師通過不同斷奏演奏技法的示范和訓練,使學生對斷奏的音響特征產生了清晰的認識,掌握斷奏演奏處理的技術、技巧,要通過不同身體部位的演奏力度來加強對斷奏演奏的控制。當然,對于鋼琴的斷奏演奏而言,并沒有標準的定義,而是要根據不同演奏者的專業基礎和藝術感悟進行揣摩和完善。總體而言,斷奏演奏的類型多元,風格變化也豐富多彩,但總體的演奏規律萬變不離其中,觸鍵和離鍵快而短,下鍵穩定而集中,形成彈性而干凈的音響。
三、針對學生展開連奏演奏法的訓練
在鋼琴作品的抒情性樂段,大部分都會采用連奏的演奏處理來呈現音樂旋律的動態,塑造如歌的意境。所以,實則歌唱性演奏即為連奏演奏,它要求學生在鋼琴作品的二度創作中,加強音樂旋律的連貫性、圓潤性以及歌唱性,從而展現出柔和、動聽的旋律色彩。顯而易見,這種演奏方法最為適合演繹旋律舒緩的抒情性音樂片段,尤其是符合連貫音型和經過句這種流暢圓潤的樂段演奏處理。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連奏演奏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演奏技能之一,也是鋼琴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完全掌握連奏演奏法的技巧,完成眾多鋼琴作品的演奏工作。
鋼琴是依靠敲擊琴弦生成聲音的,所以音的延續時間不是很長,因而想要實現圓潤的連奏效果就面臨很大的技術難題。所以,學生對于連奏演奏技巧的掌握需要持久的專業訓練,才能展現出歌唱性旋律的特色。因而,在連奏演奏中,學生要克服擊弦方式的弊端,借助手指的慢速、深觸,來打造一種柔和抒情的音響效果,而且要融入自身敏銳的樂思。當然,連奏演奏法的訓練也是具有一定技巧性和規律性的。首先,學生要掌握手指的彈奏要領,要用指肚觸鍵調整受力點來改變音色,符合歌唱性旋律的音響需求。其次,學生要把握觸鍵位置,要恰到好處地衡量觸鍵高度,確保手指靈活的跑動能力。但是,學生也不能為了追求連奏的歌唱性旋律陷入思想的桎梏,過于強調觸鍵的作用,而是要追求觸鍵的平穩性與和諧度。最后,學生要把控手指的彈奏速度和力度,合理的進行演奏處理。一般連奏演奏的歌唱性特征需要演奏者觸鍵要慢而穩,這是實現旋律抒情色彩的根源。因而,學生彈奏速度的快慢、音色的強弱,都對音質產生了實質的影響。所以,學生在進行連奏演奏法訓練過程中,積極調動身體部位,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調整演奏速度和力度,營造一種平穩、和諧的音樂線條,實現歌唱性意境的塑造。
總而言之,在高校的鋼琴教學開展中,鋼琴教師對于學生演奏法的系統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鋼琴教學設計環節的難點之一。所以,圍繞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展開的鋼琴演奏法訓練和拓展,能夠從根本上夯實學生專業基礎,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重點從針對學生展開顆粒性演奏法的訓練、針對學生展開斷奏演奏法的訓練、針對學生展開連奏演奏法的訓練這三個方面,對高校鋼琴教學開展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不僅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實踐意義,同時也對學生鋼琴專業能力的提升和塑造具有深遠的探索價值。
參考文獻:
[1]高蕾.《鋼琴教學法》教材的對比研究[J].藝術評鑒,2018,(17):79-80.
[2]乾直.基于能力發展的高師音樂專業“綜合性”鋼琴教學法實踐研究[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8(04):129-132.
[3]羅帥婷.鋼琴教學法的課程建設與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11):190.
[4]史小亞.鋼琴教學法研究——評《鋼琴教學法理論與技法訓練指導》[J].高教探索,2018,(05):135.
[5]代百生.鋼琴教育學科的勃興——“首屆國際鋼琴教學法學術周”述評及其他[J].人民音樂,2018,(0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