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再志
摘要: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和成功實踐啟示新時代必須接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廣西壯族自治區立足新定位新使命,順勢、對接、聯動、共享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主動先行先試、深耕支柱產業、夯實通道、搭建平臺,行穩致遠的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關鍵詞:新時代 廣西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先行先試
改革開放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總方針、總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推動新時代中國“強起來”的關鍵一招;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把握決勝新時代新征程新篇章、深謀遠慮的戰略布局為廣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指明了主攻方向與路徑。思之所至,行之所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積極上下聯動,擼起袖子,自覺立足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面向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戰略新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的新定位新使命,持續營造廣西特色“三大生態”,扎扎實實做好“四維支撐、四沿聯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深角度的聚焦聚力廣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意蘊。
一、理論接續:廣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再迎新一輪春天
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說明我國因改革開放而“富強起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當下我國“四個全面”發展戰略部署之一,是新時代基于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下的全局戰略考量,既彰顯我國主動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張;又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不斷升級的困難背景下,我國積極探索、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聚焦高質量發展與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發力供給側、需求側雙向結構性改革,定向、精準、有度、深化“三去一降一補”,同時穩步推進“一帶一路”、南向通道、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是我國決心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共建共榮共享的具體體現,也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總體戰略布局的多維舉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一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尋求創新突破,正處在主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一、二、三產經濟結構、轉換新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平穩安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轉型關口的必然要求和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的未來戰略目標。特別是2017年4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有條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要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全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推進關鍵項目落地,夯實提升中國-東盟開放平臺,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主動作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結合廣西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廣西現實實踐,奔著問題去、擼起袖子干,啃硬骨頭、闖深水區、打攻堅戰,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國企改革、財稅改革、電力體制改革、金融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精準推進“四維支撐、四沿聯動”全方位、寬領域、深角度、多層次的開放:“四維支撐”突出開放發展的戰略重點,包括向南開放,深化同以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向東開放,提升對粵港澳臺開放合作水平;向西向北開放,增強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功能;向發達國家開放,對接歐美日韓等經濟體先進生產力。“四沿聯動”旨在完善開放發展的區域布局,包括要擴大沿海開放,打造北部灣經濟區開放發展升級版;要擴大沿邊開放,構筑邊疆民族地區開放發展新高地;要擴大沿江開放,形成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新優勢;要擴大沿線開放,釋放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沿線開放發展新活力。廣西地域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已經吹響沖鋒號,激蕩了澎湃動力,再迎新一輪春天。
二、現實支撐:廣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民意滿滿、成就斐然
從國家層面看,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1]。從地方微觀層面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遵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總方針、總政策要求,認真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僅2017年,經濟實現年均8.3%的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美元。財政收入達2604億元,年均增長7.5%.城鎮化率49.2%,提高5.7個百分點[2]。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這些發展成就主要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結果;這也反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獲得巨大成功,獲得了廣西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肯定,民意滿滿。主要體現為:
(一)改革開放帶來長久持續的社會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我國的改革開放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間也曾遇到過許多困難和挫折,但中國共產黨都能夠富有成效的把控好改革開放的方式、方法、步驟,改革開放一以貫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主題。正如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說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我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關鍵是我們把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和國家的生命線,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并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3]。方向對頭,改革開放的路越走越正確,動力活力十足;廣西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西人民在喬曉光、陳輝光、趙富林、曹伯純、劉奇葆、郭聲琨、彭清華、鹿心社歷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接力帶領下,牢記中央重托、盡心盡力,奮發圖強,一棒接著一棒傳、一任接著一任干,始終接力廣西改革開放正確總基調,始終動力活力十足地奮力廣西經濟與社會發展建設,不斷開創八桂大地改革開放發展的新局面。
(二)改革開放帶來健康、和諧、穩定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始終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因為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的自我革命,是從體制機制上把束縛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及上層建筑打破、廢除、調整;其進程艱難曲折,特別是當下“深水區”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因為“革別人的命、動別人的奶酪容易;革自己的命,動自己的奶酪難、痛”。但是我國始終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把控、健康前行,顯示出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與與生命力。廣西各族人民更是解放思想、砥礪前行,倡導“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的廣西精神,硬是艱難起步,工業、農業、第三產業不斷突破,廣西邊疆社會和諧安寧穩定。
三、對策前瞻:廣西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功經驗啟示,新時代廣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一定要接續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繼續把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行穩致遠的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一)順勢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營造大環境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改革是與新時代結合,以中央要求為準的與時俱進的“改”;開放是關鍵,“放”字當頭,將開放搞活。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所以,廣西要順勢借力發力,先行先試,營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一是以開放理念開放視野,敢為人先走新路。改革開放之始,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敢為人先,首創“大包干”,拉開農村改革大幕,其實質就是敢于探索客觀規律,敢于領風氣之先,敢于立潮流之前,不斷進行創新性的實踐。廣西要立足新定位新使命,實現富民興桂跨越,必須要以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理念,營造“發展”大環境,才能“殺出一條血路,闖出一條新路”。二是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先行先試。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擔當,為擔當者撐腰,讓擔當者無后顧之憂,大膽創,大膽干,破除一切發展障礙。比如,廣西崇左市的跨境勞務做法就是“先上車后補票”,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發展先例。
(二)對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耕支柱產業,構建大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宣示了中國堅持開放共贏、勇于變革創新的堅強意志和決心。所以,廣西黨委政府要對接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耕優勢產業,構建大支撐。一是大力推進廣西產業優化升級。實施制糖、糧食、新能源汽車、石墨烯等28項重大科技專項,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實施加工貿易倍增計劃,推動廣西品牌企業走出去建立海外基地,促進邊境貿易轉型升級。比如推進中馬“兩國兩園”、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和憑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憑祥國檢試驗區等平臺建設。三是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大健康六大戰略新興產業,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同時多舉并措、多業并舉、開辟創新發展的新路子。四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充分發揮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中國-東盟國檢試驗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平臺作用。五是加快推動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積極推動生態與旅游、文化、產業相融合,推進文化旅游提檔升級。比如全力推進崇左市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保護建設、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盡快的跨境旅游等。
(三)聯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夯實通道,暢通大走廊
廣西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地理優勢明顯。要繼續加快“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建設,暢通西南中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走廊。一是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發展,推進泛北合作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務實開展。二是突出抓好“兩路、兩水、兩電、兩保”基礎建設。建成運營南寧至廣州等7條高速鐵路,建成通車梧州至柳州等23條高速公路;開通運營南寧軌道交通1號、2號線,開工建設3號、4號、5號線等。三是加快縣鄉聯網工程、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建設,抓好二級路及以下等級公路維修改造提級工作。總之,廣西要積極聯動、主動推進主要瓶頸路網建設,通過通道走廊支撐來加快推進互聯互通,拓展延伸國內、國際直通便捷運輸網絡。
(四)共享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搭建平臺,拓寬大視野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可逆轉,各國、各地區經濟互動日益頻繁,日益成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化進程,成為全球化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現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預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的改革開放姿態將更加主動、領域將更加擴大、結構將更加優化、政策將更加升級,全球共享經濟新業態成必然,“搭便車”開放共享不可阻擋。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門戶,更應發揮后發優勢,拓寬大視野,主動搭建平臺,共享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的機遇。一是深入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辦好第十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等;同時加大資金投入,立足本地實際,加力借力并舉,筑巢引鳳引才引智,既可以“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也可以通過完善的落實機制,確保人才引進的連續性、穩定性、發展性。二是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探索委托招商、資源招商、以商引商、精準小分隊招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實效招商模式;比如舉辦“跨國公司和世界500強八桂行”等大招商引資活動,堅持“招商項目落地為王”。三是用好用活“互聯網+”共享經濟。近年來,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快速推進,共享經濟模式方興未艾;“數字地球”紅利前所未遇,在開放中共享,在共享中開放最為首選坦途及捷徑。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定要把握新時代共享“互聯網+”經濟春風,拓寬大視野,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全,開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步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9(1).
[2]陳武.廣西壯族自治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202/c64102-29803093-2.html
[3]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4.
(作者單位:中共崇左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