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青加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體系進入發展新常態,對于傳統群眾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群眾文化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有待進一步優化提升,實現群眾文化結構的不斷優化。
關鍵詞:群眾 群眾文化 群眾建設 管理創新 文化體系
在社會發展新常態下,不管對于現代教育還是群眾文化體系來說,既面臨著較大的沖擊和挑戰,同時其中也蘊含著機會,通過創新群眾文化機制,構建現代群眾文化體系,可以實現群眾文化工作效能的提升,提升群眾發展活力,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層次提升[1]。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呈現出的新特點
(一)群眾文化建設在深度廣度上進行拓展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受到了挑戰,傳統的工作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工作需求。作為文化工作者,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加深對文化建設深度和廣度的挖掘,提升自身工作的綜合效能,通過深度挖掘文化、思想內涵,提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實現工作的有效創新。在實踐中,如何深挖工作內涵,是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群眾文化需求隨著信息傳播而變化
在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現代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群眾有更多、更快的途徑獲取文化信息,這對傳統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提出了挑戰。如何在文化建設工作中保證信息傳播的實效性,在群眾文化發展中贏得先機,是面臨的首要問題。在快速傳播發展的信息體系下,如何優化自身文化工作體系,實現文化信息的有效傳播,需要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入手,實現創新發展目標。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文化接受者變成文化建設者,對于傳統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提出了挑戰,這也是現代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當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群眾文化建設理念滯后
在社會文化建設發展體系中,群眾文化工作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有了較為穩定的工作體系與模式,在發展群眾共文化過程中,工作人員容易固守傳統的工作理念與模式,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導致了工作效能不高。從當前群眾文化建設實踐中,很多文化工作者秉持著傳統理念與工作模式,在推進群眾文化工作過程中,不注重細節控制,在細節上存在很多疏漏,沒有及時構建起現代群眾文化體系,不利于工作總體效能的提升。
(二)信息技術應用效率不足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開始融入到傳統工作當中,特別是以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科技,實現了對傳統群眾文化工作的變革。在群眾文化建設體系中,通過整合信息資源,可以實現工作效能的大幅度提升。但是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對現代信息技術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智能化、科學化水平有待提升[2]。
(三)缺乏相應的文化建設經驗
文化建設工作對于工作人員要求很高,要求工作者既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同時也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很多年輕人進入群眾文化建設隊伍,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在工作應對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如何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準確把握群眾文化熱點,是現代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實踐中,很多有經驗的群眾文化工作者沒有在一線從事工作,整體帶動示范效應不夠,導致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整體水平不夠高。
(四)文化活動策劃能力不足
在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實踐中,既需要工作人員進行隨機應變,同時也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文化活動策劃能力,通過構建科學的工作體系,在工作實踐中,對工作對象進行有效的引導,提升工作效果,達到創新工作目標。但是,在實踐中,很多群眾文化工作者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由于策劃水平有限,導致在工作過程中沒有針對性,導致后期的工作不夠理想,獲取的信息過于零散。
(五)文化建設工作蜻蜓點水
在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實踐中,很多工作人員由于缺乏深入工作能力,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蜻蜓點水,沒有抓到問題的本質。在新時代,工作節奏速度加快。傳統工作模式,已經不具備速度優勢,如何提升自身深度工作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進行群眾文化建設,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三、在新形勢下創新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策略
(一)適應現代群眾文化發展形勢
在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實踐中,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創新工作理念,充分了解社會發展變化形勢,準確把握群眾文化發展趨勢,提前進行預判,有針對性的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實現群眾文化建設效果的提升。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有針對性的關注網絡社會信息,提升工作把控能力,在工作中有效融入新理念,提升文化建設效率,為群眾文化發展夯實基礎,實現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效能的進一步提升。其次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遵循新常態的發展路徑。要求群眾文化工作者在開展工作中既要創新工作形式,更要創新文化建設理念,調整工作思路,不斷深入思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為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夯實基礎[3]。在傳統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很多都沒有深入挖掘,但是在新常態時代,如果不深挖工作線索,則容易被時代所淘汰,如何通過有效的工作,提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效果,是工作人員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之前,要有針對性的做好準備工作,對群眾文化需求和群眾文化發展趨勢有一個把握,深入思考出現多種文化發展現象的深層次原因,然后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實現文化建設工作的靈活開展,提升文化發展效能。
(二)鍛煉提升群眾文化綜合素養
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要不斷創新理念,轉變群眾文化建設方式,提升自身工作素養,實現工作效能的不斷提升。在實踐中,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文化建設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求有較高的文化業務素養,同時也要求有較高的群眾服務意識與群眾管理能力。在群眾文化發展實踐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員由于不具有復合能力,在開展文化工作中往往層次不高,在新時代,如果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不在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則不容易被群眾所接受。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在開展工作中,除了學習基本的文化業務知識外,還要加強相關群眾工作能力的鍛煉,提升自身文化綜合素質,適應新時代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需求。進一步講,文化建設者要從業務和意識兩個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工作適應能力。作為群眾文化管理者,要強化統籌協調,打造現代群眾文化建設人才梯隊,進行更專業化的管理與服務,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途徑,鍛造人才隊伍,實現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創新目標。
(三)豐富群眾文化建設手段
傳統群眾文化工作者曾經固守落后文化建設渠道,在文化活動組織和文化信息傳播中,仍存在很多空白地帶。群眾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型載體,搶占文化高地,適應群眾發展需求,提升群眾綜合文化建設效能,滿足現代群眾發展需求。在群眾文化建設實踐中,要探索多元化的文化發展路徑,推動群眾文化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具體的活動組織中,要廣泛聽取群眾文化需求,通過文化展演、文化展示等多元形式,豐富群眾文化建設手段,提升文化發展綜合效果,打造讓群眾滿意的文化工作局面。
(四)要堅持以群眾為中心開展文化建設
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群眾為中心,通過構建現代群眾文化建設體系,實現群眾文化服務效能的全面優化。在實踐中,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要做到與時俱進,結合群眾的新特點和新需求,逐步完善自身服務工作體系,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實現服務的人性化、科學性,滿足現代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需求。在現代工作體系下,群眾服務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的局面,如何進一步認清形勢,挖掘群眾需求,將群眾需求擺在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是群眾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也是在網絡環境下在群眾服務中真正融入人文關懷的關鍵。下一步,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群眾真正擺在文化建設工作的核心位置,在制度構建及方法創新上,將群眾感受擺在第一位,引領群眾文化向前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時代的群眾文化建設,是現代群眾文化體系發展的重要方向。群眾文化建設作為一種文化體系,對于理順文化體系路徑,實現群眾文化的節點化管理,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積極探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提升文化系統的科學性和智能性,提升綜合文化管理效能,夯實群眾文化運營基礎,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陳天航.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8,(11):20-21.
[2]潘鋼.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04):222.
[3]顧向麗.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人文之友,2018,(11):36.
(作者單位:海南州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