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波 馬文軍
摘要:目的:為了探究影像醫學技術在診斷疾病上的應用效果。方法: 并對影像設備進行研究,探明這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現對兩者進行回顧分析。結果:探討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和價值具有重要意義。調查分析了某院的臨床診斷和影像設備,闡明了醫學影像技術與影像診斷的關系,闡述了醫學影像技術的具體應用。結論:醫學影像技術的出現使得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大幅提高,大大減輕了患者檢測過程中的痛苦,并且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實效性,是現今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醫學影像技術 醫學影像診斷 臨床應用
醫學影像技術是臨床診斷中常用的一種技術,診斷準確率高,診斷快速,無創傷。其中,醫學影像技術包括超聲波,X射線,CT,MRI等。 在應用醫學成像技術之前,臨床診斷主要選擇手術確認和接觸診斷。其中,手術證實會使患者受到創傷,且費用高,患者的接受度差, 接觸診斷的準確性很低。根據某醫院的臨床診斷和影像設備進行了調查分析,做出以下報告。
一、醫學影像診斷技術方式分析
(一)計算機 X 線攝影技術分析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X 線攝影技術主要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影像版本將完全接收X射線潛像,并在通過人體后,形成一定的影像,然后用激光掃描儀利用數據轉換器等,將各種類型的信號轉換成影像。 與傳統的X射線攝影相比,這種技術的應用具有很好的優勢。 一方面,可以減少X射線對患者的輻射量,并且可以在一次攝影期間收集更多信息。 另一方面,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曝光寬度大,容量非常大,密度動態范圍大,可以提高攝影技術的效果,提高圖像的清晰度,減少各種因素的影響,并減少重拍次數。
(二)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分析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原理如下:X射線用于逐層掃描人體,根據相關的體檢要求,掃描一定的區域或范圍,然后生成計算機中的診斷信息,在橫截面解剖圖的情況下,全面處理用于處理它的數據或建議。 其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它比傳統的CT具有更高的優勢,可以加快掃描工作,獲得高圖像分辨率,擴大數據掃描和采集范圍,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各自在增加技術改進的條件下,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逐步提高。
(三)磁共振成像技術分析
這種技術也被稱為一種核共振技術,即用與人體組織相關的原子核進行處理。可以在外部磁場的作用下產生核磁共振,達到成像的目的。 這種技術的原理是:掃描患者的病變部位,在保持長軸方向和靜磁場的同時,對其進行平行化,然后使用脈沖射頻磁場處理待檢部位,最后計算機將獲得相關信號以形成二維或三維圖像。
(四)超聲成像技術分析
超聲成像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超聲波中的聲束全面掃描人體,投射出人體各器官和組織后,接收相關信號,進行處理,形成人體組織器官圖像。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種技術沒有輻射或創傷問題,成本低。
二、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醫學影像具有專業獨立性和專業互補性,醫學影像診斷能夠通過醫學影像技術有效地完成各種疾病的診斷,為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和診斷效果提供依據,實現醫學改進和治療服務水平的目的。
(一)醫學影像的專業獨立性與專業互補性
1.專業獨立性
在目前醫學影像技術的臨床應用中,對于專業醫師來說其準確性更高。現代影響醫學的手段包括很多,首先,醫生和操作人員需要理解和掌握CT,MRI,超聲醫學和常規放射學方面的專業操作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 其次,并且從業人員還要對相關的儀器和相關的電子學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同時更應了解醫學上的各種理論知識要點。第三,在疾病診斷過程中,對各種影像診斷技術的應用和主要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第四,了解醫學影像等不同專業分支的發展趨勢和主要技術。
醫學影像技術主要為臨床疾病的影像診斷提供科學依據,可以幫助專業醫師獲取準確可靠的影像信息和知識,從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醫學影像診斷工作主要是對醫學影像技術提供的信息的各個方面進行觀察和分析,歸納和總結信息,以獲得最客觀,最公正的影像診斷結論。
2.醫學影像的專業互補性
醫學影像的診斷和目前在影像學的技術更新和提高世密切相關的,兩者之間存在著互相促進,互相支持的關系。近年在臨床上發現,很多的診斷其實也受到了影像技術的限制,比如清晰度和其他的技術指標,都給醫學上的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只有通過影像學的技術上不斷的提高才能將平時在臨床上的診斷正確率提高。這兩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醫學林場診斷上的不斷需求,才能促進影像技術的不斷探索和前進,為醫學上的臨床診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整個疾病的診斷準去性是通過各種的檢測手段而得出的綜合分析結果,不能單純的依靠醫學影像技術來得出結果作為診斷的最終結果,這樣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進而不能選擇最優的治療方案,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
隨著醫學和影像技術兩門學科的不斷更新和相互結合,醫學影像診斷已經成為了各大醫院和各種疾病的診斷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診斷的結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加上科技的發展,一些新技術的融入使整個醫療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
三、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及發展
目前,我國各級醫療機構從事醫學影像技術的人才日趨飽和,醫學影像診斷人才相對不足,這對于臨床上的診斷和相關疾病的治療有效性是相當不利的。在相關醫學技術和影響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結合下,醫學影像培訓和診斷模型應與各級醫療機構的人才需求掛鉤,以招募相應的影像診斷人才,針對目前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癥都可以通過影響醫學的操作來輔助這些疾病的準確治療。這種舉措可以有效避免目前各大醫療機構的人才缺口問題。不僅如此,目前各級醫療機構仍缺乏生物醫學工程和影像設備醫學工程專業人才。為此,各國醫學院校應在醫學影像技術和影像診斷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現醫療器械的共同進步和發展。在醫院的各個崗位,可能是在診斷工作的部門中,也可能是在成像操作的部門中。各類人才都應樹立依法執業的精神和奉獻精神,加強對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的學習和理解,熟悉各種職業新技術和新知識,以實現更好的實踐和創新各種醫療業務。
四、討論
現今在各大醫院,影響醫學已經成為經常使用的診斷方法之一,目前已經成為各大疾病的前期診斷依據,并且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醫學中的成像技術包括多種形式,有X射線CTMRI等。其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提高對醫學的診斷準確率也變得更加的精準。本研究通過醫學的成像技術原理特別是在診斷上的使用,使現在醫院在診斷的準確性大幅提高,同時也減少了患者等待的過程,有效縮短了各種疾病的等待時間并且提高了治療效率。可以看出,兩者密切相關,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韓芳媛.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2016,(01):00223-00223.
[2]劉付斌.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探究[J].大家健康,2016,(03):25-26.
[3]許凱,于枝秀.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03):146-147.
[4]田軍章,江桂華,鄭麗吟,等.基于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的交互式CT影像教學模塊的開發與實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03):276-278.
[5]袁力,劉林祥,馮圣平,等.高等醫學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結構改革與探索[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3,(01):98-100.
[6]趙明昌,田捷,薛健,等.醫學影像處理與分析開發包MITK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學報,2005,(04):485-495.
[7]楊明,劉斌,楊小慶,等.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教學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01):41-42.
[8]祁吉.醫學影像學的進展對臨床醫學的影響[J].中國CT和MRI雜志,2003,(01):1-5.
(作者簡介:[1]馬宇波,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方向:醫學;[2]馬文軍,馬文軍綜合門診部法人,方向: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