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也是目前我國黨建工作的新領域。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院校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發揮黨組織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是擺在民辦院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分析,積極探索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為做好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借鑒之處。
關鍵詞:新時代 民辦院校 學生 黨建工作
一、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應該常抓不懈,民辦院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也不例外。青年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現代化強國的建設者,更是黨建工作積極拓展的重要領域。搞好學生黨建工作,關系到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升和學生組織紀律性的加強,還關系到學生優良學風的形成,這樣既發揮學生黨建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協同效力,又促進新時期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民辦學院塑造旗幟鮮明、政治穩定、學院和諧的景象,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贏得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二、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在思想上理論素養整體素質不高
民辦院校的學生由于在入校成績上明顯低于公辦院校的學生,因此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習缺乏興趣,學風不濃厚。加之黨建工作多是通過宣傳和學習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論以及開黨組織會議形式來武裝學生的頭腦,進而強化學生對黨性觀念的認識和開展民主生活會方式在學習、日常生活中踐行黨的宗旨。因此,民辦院校學生在思想上未緊跟時代的旋律,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品質低,政治覺悟不高,學生黨員很少承擔一定的社會工作,對于時政熱點和形勢政策更是很少關注,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不強。
(二)民辦院校學生黨員組織意識淡薄,對黨認識不到位
“組織”是黨的生命線。民辦院校學生組織建設方面,要積極強化組織觀念,這是學生黨建工作的必修課。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民辦院校學生的組織意識相對單薄,多是被動的參加黨組織的活動,甚至缺席,缺乏自覺性,對學院黨建工作情感共鳴和內心認同感缺失。
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除了在組織建設上強化黨員紀律性之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大力發展學生黨員。對學生的入黨工作,首先是學習《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教材》,通過觀看《入黨》動漫片以及專題片《國魂》、《將改革進行到底》、《法制中國》、《大國外交》、《榜樣》、《永遠在路上》、《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等形式進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內容,然后舉行黨課開學典禮,再接著通過為期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給學生做一些黨史黨情的專題講座,一般在學術活動廳舉行,對學生進行黨的發展、奮斗、探索歷程的宣傳教育以及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自身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等黨的知識的學習,然后各小組組織學員進行專題討論以及復習工作,最后通過閉卷考試的方式考核。由于在學術廳集中進行黨課培訓,參加的人數眾多,學生對于黨的知識的了解不夠深刻和全面,對于黨性、黨的宗旨以及黨的指導思想、基本綱領和基本路線的學習,都僅僅停留在文字內容上的知道,而無法真正領悟到黨性的真諦,更不能做到把對黨的認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動上。
三、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分析
(一)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新時代下黨建工作的新理念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院校的學生黨建工作,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新理念和新思路,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持“三個自信”,倡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牢記黨員的使命和職責,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牢記黨的宗旨,把青年時期馬克思寫的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候的考慮》中的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和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這也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
(二)廣泛采用自媒體時代的新興載體創新學生黨建工作
新媒體、自媒體、融媒體時代下,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廣泛采用新型載體來創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以“微黨建主題”增強學生黨建工作的活力,增強黨支部的內部凝聚力。通過文字、圖片、語音、微視頻形式,廣泛采用新時代的新型載體手機、互聯網等平臺,提高網絡水平,應用具體的傳播途徑,以微信學生黨建工作公眾號、微博、微電影,促進傳統黨建工作的宣傳教育、溝通交流、組織管理和民主建設,做到黨建教育資源高效、便捷的傳播且全覆蓋,切實做到資源共享,是互聯網這個最大的變量成為學生黨建工作發展的最大增量,讓學生黨建工作走在信息時代的前沿。
(三)發揮當地紅色基地優勢建設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基地
甘肅省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革命老區隴東地區以及會寧革命遺址,甘肅省民辦院校的學生黨建工作,要積極利用地域優勢,建立學生黨建工作的紅色教育實踐基地,定期帶領學生黨員實地參觀學習,緬懷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為了建立新中國,歷經千辛萬苦,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的情景,接受徹底的愛國主義教育。緬懷革命先輩,弘揚革命精神,進一步堅定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發揮模范作用。
首先,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同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采取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讓學生在革命老區的黨建教育實踐基地,實地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其次,倡導民辦學院積極開展“學生學風建設年”活動和“主題黨日”的新理念,一方面促進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對黨的最新的方針、政策的解讀,另一方面通過黨情黨史類知識競賽,弘揚紅色精神、傳承優良傳統的演講活動,開展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弘揚民族和革命精神、激發愛國熱情、樹立傳統美德、陶冶革命情操、促進公共文化建設。以及讓學生充分利用周末的時間,以就近原則為標準,去實地參觀甘肅省博物館的紅色甘肅展館、八路軍駐蘭辦事處舊址、蘭州戰役紀念館等活動,這樣以蘭州市為范圍開展黨建活動,可行性強,能夠落到實處。既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學風建設,還豐富了學生黨建工作的形式,讓學生黨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更加用一個合格的黨員要求自我,提升自我,堅守精神高地,傳承紅色基因。
再次,民辦院校雖受學院辦學經費自籌的限制,在黨建方面投入的資金有限,但民辦學院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廣泛有效地利用學院的學術廳和圖書館露天廣場等其他學院場所,給廣大的學生黨員選擇勵志、愛國、教育等主題類的電影放映,既豐富了學生黨員的周末文化生活,又是學生受到了觸及靈魂的教育,堅定了信念,淬煉了黨性,提升了境界。
最后,民辦學院還要積極舉辦學生黨建的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群眾的黨組織中,深入企業事業單位的基層黨組織中,通過具體黨建工作的實踐鍛煉,歷練自我,并在實踐中交任務、壓擔子,使學生黨員有所擔當,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四)敢于探索通過“課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形式創新學生黨建工作
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主要體現在思想建設,而思想建設重在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嘗試和探索在專業課程授課過程中,潛移默化中融入了課程思政的元素,做到多管齊下,既完善和拓展了專業知識理論的范圍,又融入了“課程思政”的元素,在學生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用思想政治理論武裝了學生的頭腦,加深了對理想信念的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創新了學生黨建工作的新范式。與此同時,通過“課程思政”的形式,把相關思政理論及內容組織學生創辦基層黨組織黨建報刊專欄,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以勵志類為主體自創小品和話劇,在學生的基層黨組織進行匯演,做到學以致用。
四、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已賦予其鮮明的時代特色,要從實際面臨的問題出發,積極探索符合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徑,結合民辦院校學生黨員的個性特征和需求,發揮黨組織的魅力和活力,引發學生的內心認同感和高度的實踐自覺性,以拓寬新時代學生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何文華.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思考[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
[2]梁思婷.民辦高校學生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為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0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甘肅省高校黨建工作研究項目“新時代背景下民辦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性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張珍,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研究生,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