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云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改變以往的灌輸性教學,引導學生去主動進行數學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素養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研究重點內容。初中階段,數學的難度提升,學生學習起來開始感覺吃力,逐漸對數學失去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的數學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問題導學法就是以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讓學生自主獲得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研究,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 初中數學 應用
數學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有著更強的實踐性,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加密切。初中數學學習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教材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關,甚至就是現實生活的事情做為案例,這樣既可以方便學生理解,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才能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問題導學法就是這么一種教學的方法,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得到數學思維。
一、問題導學法概述
問題導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提問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針對某個問題或者數學知識去思考、探究,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這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掌握知識更加牢固。問題導學法做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很好地踐行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育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有著一定的必然性。首先,教育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就是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實際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于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一致。其次,問題導學法提升學生的興趣。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師大多采取知識灌輸的方式,直接講解數學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主動性比較差。問題導學法,學生參與到問題的研究中,思考和探究如何解決問題,主動性得到提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最后,問題導學法滿足學生素質提升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是問題導學法教學的關鍵。教師必須重視提出的“問題”,既滿足教學要求,又要考慮學生的基礎,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應用問題導學法,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的應用,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問題情境的創設
問題導學法,問題至關重要,為學生創造好的問題情境,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才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設置問題情境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以及教學內容有著一定的了解,鼓勵學生課前做好知識的預習工作,這樣在課堂上,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之后,可以加以引導,學生不至于出現吃力或者聽不懂的情況。數學問題在設計時,不能隨意設置,需要多方面考慮:提問內容與教學重點有著密切聯系,只有進口主題,才能保證提問的有效性,讓學生理解和鞏固數學知識;提問的問題必須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提問問題必須有思維價值;提問的問題必須準確具體;提問方式必須靈活多變。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步行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創設問題情境,一方面激發學生興趣,一方面巧妙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
(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
問題導學法的關鍵就是通過問題去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去探究,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學生引導可以分為以下步驟:首先,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問題包含的數學知識點。其次,點出問題與數學知識點存在的某種關聯,也就是存在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問題引導就是讓學生使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采用問題導學法,這涉及到問題的難度。通常情況下,問題難度過于簡單,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并不能起到數學思維鍛煉的目的;問題難度過大,學生通過思考無法解決,則會打消其探究知識的信心。因此,問題導學法精髓在于設置的問題難度,既要讓學生理解,又要讓學生發揮一些想象力,難度需要適中,這樣才能起到思考和探究的目的。最后,總結問題。問題導學法在于引導學生思考,去自行思考和解決問題,教師在幫助學生分析,提取其中的關鍵數學信息滯后,引導學生去探究問題中存在的變量關系,去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之后,進行問題總結,總結不同學生的不同解決思路,點評其解題思路的優劣。
(三)拓展和鞏固知識
完成以上的教學步驟之后,需要對學生的數學知識加以鞏固。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采用課后習題的方式,用于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方便簡單有效。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甄選一些題型,教師將具有代表性的題型總結出來,讓學生去完成,這樣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數學知識的拓展和鞏固。
(四)前后呼應進行問題導學法教學
在問題導學法教學過程中,通常存在兩種問題設置方式,一種是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問題的設置,這種設置問題的方式,更加注重對數學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另一種是以數學方法為前提進行的問題設置。兩種不同的問題設置方法,對應不同的教學方法,也有著不同的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如果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知識點進行問題的設置,這種設問方法會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但是對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有著很好的幫助,可以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利用書本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如果以傳授數學方法進行問題設置,提問的方法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學生可以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設問的方式比較簡易,但是學生相對被動,也難以靈活地運用知識進行問題解答。因此,教師在采用問題導學法教學時,應該注重從數學教材出發,根據數學的教學內容設置問題,更多地以現實的實例進行問題設置。同時做到前后呼應,也就是在完成問題設置之后,緊接著就是如何解決這一數學問題,這種前后呼應的方式,才能讓問題導學法更加地完整,保證教學效果。
三、問題導學法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問題導學法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有著很好地促進作用,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培養、數學興趣提升有著很大幫助。但是并非所有數學知識都適用于問題導學法教學,因此,在應用問題導學法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合理地控制問題總量。問題導學法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去學習思考探究的過程。但是問題導學法并非問題越多越好,過猶不及,過多的問題,會引發學生的煩躁心理,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控制好問題的數量,做到適度的原則。其次,合理地控制問題難度。問題導學法需要學生去解決問題,所以問題十分關鍵。問題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困難都起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應該在了解學生數學基礎之上,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才能起到引導的作用,保證教學的效果。在問題的層次方面,需要做好循序漸進,問題由淺入深,不斷地增加問題的難度。最后,注重總結反思。問題導學法同樣需要教師思考教學的成效,以課后習題或者精選習題的方式衡量學生掌握情況,同時加強教學反思,不斷完善問題導學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是一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變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學生的主動性得以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問題導學法,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問題教學法的基礎。其次,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教學法的關鍵。最后,拓展和鞏固學生的知識。此外,問題導學法注重前后呼應,提出問題、引導思考、解決問題,形成閉環。在采用問題導學法時,需要控制到問題的數量、難度,并做好教學反思,保證教學具有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鄒金貴.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109-109.
[2]胡小明.芻議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效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7,(02):42-43.
[3]白瑪澤旺.解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若干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6,(35).
[4]賈新林.基于問題導學法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6,(08):79-79.
[5]朱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78):113-113.
[6]葉青.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6,(08).
(作者單位:姜各莊鎮姜各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