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源
摘 要:在機械設計制造日益重要的今天,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機械設備運用愈加廣泛。高中生作為未來科技人才的儲備軍,必須提高自身的機械創新設計水平。本文從四個方面詳細論述了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機械創新設計水平,為廣大同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提升:機械:創新設計
隨著世界腳步進程加快,機械設計制造在各行各業全面開花,各個行業的效率和便捷程度都有了較大提升,同時在機械設計制造中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提升了原來的技術水平。就目前而言,機械設備的運用價值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需要進一步挖掘,重點就是要加強機械設備的研究和技術創新。我們高中生作為以后社會科技發展的后備軍,目前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打好基礎,擴大知識面,學習創新思維和設計知識,為以后能夠有較高的機械創新設計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創新思維
機械創新是基于思維創新的基礎之上的。我們高中生相對于專業機械設計工作者來說,專業素養較低,缺少設計實踐經驗,各個方面都與他們相差一大截,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創新設計思維。作為學生我們若要減少這樣的差距就需要對學校所學知識歸納整理,形成思維導圖,同時培養創新思維,從而達到能夠機械創新設計的水平。培養個人的創新設計思維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培養,一是提升設計思路,二是提高靈感思維。但是設計靈感并不是課本知識,不是靠死記硬背得來的,它是思維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簡單的說,就是人們的新想法。靈感具有一系列特點,包括它的隨機性、偶然性,它的可遇不可求的;第二就是世界上無論是誰都會產生靈感,不論產生靈感的個體是高貴還是貧賤,它只是思維的迸發;第三是靈感的產生是不需要經濟成本的,但靈感本身的價值卻是不可磨滅的。靈感的價值是根據靈感的應用情況而確定的,并不是因為產生靈感的個人的價值的高貴貧賤而決定靈感價值的高低。靈感一旦實現了其價值,則可能使其主人高貴。第四是靈感具有“采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這是靈感最為特殊的特點,靈感會隨著人有意識的開發而越來越多。第五是靈感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如果不能及時抓住隨機產生的靈感,它可能永不再來。第六是靈感是創造性思維的結果,是新穎的、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人產生靈感時往往具有情緒性,當靈感降臨時,人的心情是緊張的、激動的、興奮的,甚至可能陷入迷狂的境地。因此作為學生而言,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擴大知識面,不斷實踐得到經驗,積極探索,等待厚積薄發。
二、學習創新設計方法
對于機械創新設計其設計方法也是有跡可循的,我們應當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學習先進的創新設計方法。通常創新設計方法主要是下面三種:第一是仿生設計,這種設計方法十分常見,其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機械設計時通過對生物行為特征的模仿設計機械,如機械手等。因此我們應當在日常生活當中細心觀察留意,為以后的設計積累素材。第二是參考設計,這一類是通過學習觀察國內外的各種科技成果展品,吸收別人的優點、進而改進,設計出自己的機械設備產品。第三是技術移植方法,這里的移植是指對其他行業領域中的先進技術的移植,進而創新設計。因此,我們作為高中生想要提高創新水平,首先應當學習設計方法,方能提高設計水平。
三、培養創新意識
只有擁有自主的創新意識才能實現機械創新設計,我們可以結合學校安排的課程,在綜合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個人的創新意識。首先我們要做到熟練掌握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增強對新知識的靈敏度,同時自主的將新舊知識融合,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培養自己對知識梳理、整合、劃分以及思考的能力。此外,我們要對課堂上感興趣的專業知識深入研究,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課外書等方法進行補充理解,學習有關這一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創新,時時關注機械創新設計技術的動態。其次,我們還應當注重課堂上的自由討論環節,勇于表達自己的新想法、創意,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能夠迸發出不一樣的靈感,而且都能夠得到提升。重視老師在課堂上所舉的重要設計案例,深入研究,若是無法理解可以通過實驗幫助解決。
四、重視實踐
作為高中生實踐機會少,若是僅僅通過上面的理論方法就想提高自身的機械創新設計水平是很難實現的。這時就需要借助新設計實踐的方法,實現自己的設計方法,將設計思維應用在實處,實現了抽象化理論到具體的轉變。但是高中生最首要的目標還是考上理想的大學,課業安排緊湊,學習高度緊張,很少有實踐的機會。因此,我們應當抓住一切機遇,積極參加學校或教育部組織的各種科技創新類的比賽,借此不但能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還能提升同學之間協同合作和競技能力。同時,還能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家一起共同進步。
世界生產力不斷提高,工業化進程加速,我國為了跟上世界的步伐就需對機械設計制造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實現生產力的提升。機械創新設計水平代表了國家科技生產力,決定了國家生產力水平,對國家的工業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提升了國家綜合實力。綜上所述,我們作為高中生應該加強培養個人的機械創新設計能力,即培養創新思維,學習創新方法,增強創新意識,并通過實踐提高個人的機械創新設計水平。為國家的機械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推進國家科技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龍,王世偉,苗磊,楊國詩.基于機械創新設計競賽的機械專業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
[2]朱立紅,張良.科技創新競賽與機械專業設計類實踐教學的融合方法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5).
[3]王慧明,李延斌,姜楠.基于“學科競賽?創新項目”的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教學研究[J].中國市場.2017(27).
[4]金鑫,李倩文,杜新武,姬江濤,韓露.《機械創新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農業工程.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