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霞
摘要: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不斷改革以及不斷深化,在這種大背景下醫院的宣傳工作所負責的范圍和責任也在發生著不斷地改變和革命,由于社會市場的經濟不斷地發生變化和變革大眾對于精神需求,也非常重視也大大提高了對醫療的需求,對醫療的質量和效率都有著非常高的標準。本文主要是針對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如何能夠做好對醫院的宣傳工作,以及為應對革命改革與創新和變化提出新的要求和一些參考的意見。
關鍵詞:新形勢 醫院 宣傳工作
衛生體制也在不斷的改革和深入,對于醫療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對醫院的醫療水平,服務質量,以及各方面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就需要各個醫院要求對自身的文化建設以及品牌形象提出更高的要求。醫療機構應該塑造出一個更好的服務品牌,在新的形勢下順應潮流的發展,為百姓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百姓對醫療水平的各種高標準。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打造更堅實的基礎。
一、新形勢下醫患關系的狀態以及醫院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當今這個時代,醫患關系已經越來越成為非常矛盾的問題,其問題也非常尖銳。在網絡和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由于對醫療水平以及治療過程中不滿意而發表出非常過激的言論。對于這些不負責任的醫療報道,醫療工作人員也感覺到力不從心,無法作出去制止其有效的行為。由于這些不負責任的負面報道也是群眾對醫生這個行業產生比較刻板的印象,讓醫生這個行業變得更加的敏感,那么如何來提升醫生的正面形象,去真正的從根本上去緩和醫患關系,這也非常重要。可以運用比較良性的宣傳方式來對醫院進行一些正面的報道。去真正地讓群眾和百姓認識醫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社會環境在不斷地變化,經濟和科技也在不斷地發展。當今的醫療大環境也發生了很重要的變革。醫療衛生體制,進行不斷的改革和深化,醫院的宣傳工作范圍以及職責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在醫院的宣傳工作,一般都是由黨委書記領導來進行的。如何能夠保證宣傳工作的正確開展,要從各方面去獲取信息,而不能僅僅局限于思想的作用。目前比較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提升醫院在社會輿論中的正面形象以及保證醫患關系的正常。
二、新形勢下做好醫院宣傳工作的參考意見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新媒體對于傳播信息和新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媒體的出現,就可以為醫院的宣傳工作,提供了一些更好的新方法和新舉措,通過國家大政方針,進行結合,以及各方面的媒體力量,對醫院這種特殊情況和形式制定相應的合適的方法。
(一)全媒體背景下的醫療宣傳工作
由于新媒體的改革和創新,各個新媒體都像雨后春筍一樣出現。并且在互聯網這種大背景下迅速的發展。讓公眾對于新聞以及各路信息的認知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也有一定的負面作用。有些新媒體,常常會發布一些錯誤的虛假信息以及保健知識,來誤導人們盲目地解決病痛。但是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醫院要綜合各方面來去應用新媒體,宣傳自身的品牌形象。
對于醫院來講,無論是政府公立還是自負盈虧的私立醫院,都有責任秉承公益性的宗旨。醫院可以通過傳統的諸如電視專題欄目、報紙專欄、海報櫥窗、義診講座等形式傳播醫療信息,讓患者在第一時間能夠了解自己的病癥特點以及知曉如何求助于醫院進行醫治,另外對醫院做出的這些工作有更好的接受度和認可度,緩解醫患關系的矛盾。這需要醫療機構能夠重視宣傳隊伍培養。醫院宣傳工作的專業性特征,是醫院宣傳工作區別于其他宣傳工作的最本質的特點。宣傳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不能容忍機構中魚目混珠、有不夠專業的醫療人員存在,并且負責做宣傳工作的人員必須要掌握通過互聯網站等新媒體形式及時傳播科學的醫療知識,以患者為中心,努力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信息需求。建立醫院微信微博可以查詢到的、已經注冊認證的“大號”,避免病患被虛假信息所誤導。
(二)醫療工作的公益性形象宣傳
醫院在外界看來很容易與“公益”相掛鉤,所以新形勢下,醫院信息宣傳工作仍然可以把公益活動的宣傳放在重要位置。公益活動宣傳可以打造品牌醫院公益活動宣傳感召力強,可信度高,真實性強,因為當人們健康攸關、生命相托時,白衣天使們為他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綠蔭,很容易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西方國家很重視“無國界醫生”基金的建立,這也正是對醫生公益性形象的重視。中國根據具體國情也應適當增加醫療公益基金的比例,幫助醫院工作人員建立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對于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病患勢必是非常大的“福音”,醫院需協調相關新聞媒體,對于公益性醫療援助的新聞進行大力報道和宣傳,有利于病患增強求助公益團體進行疾病醫治的求醫愿望,為這類病患提供另外一個求助的途徑。
(三)宣傳對象和領域與宣傳方法革新
醫療機構進行醫院宣傳的方式應該更加靈活多變,不僅僅局限在新聞媒體的報道。首先,醫院在院內的宣傳需要做到位。利用院內閑置的宣傳白板,張貼院內重大決策、重點疾病的醫療注意事項、患者就醫的規章程序等等,保障院內信息傳達的及時和準確,建立醫院良好信息公開化平臺。其次,對于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創設院內內刊,創造醫院文化自媒體。醫院每月編輯一期簡報,及時將醫院的重大決策、重大事項、臨床動態信息通過簡報通報全院職工,對于社會關于醫療行業的熱點問題,院內刊也可以跟蹤采訪,作深刻報道,及時反饋給民眾,這樣對于在本醫院就醫的病患可以獲取更多醫療相關資訊,對于建立醫院形象、緩解醫患關系起到“潤滑劑”的作用。這樣不僅僅能調動醫院員工工作的效率熱情,更讓醫院成為自己的“自媒體”和“代言人”,通過有效平臺,充分發揮醫院宣傳力量。
(四)醫院宣傳工作的其他注意事項
醫院里每天病患流通性特別大,病患來醫院就醫一定會面臨很多讓人內心煩躁的問題,比如醫院病床滿員影響正常入院、高昂的費用無法承擔、病患死亡家屬無法接受等等,在一線的工作者每天要承擔非常眾多而且瑣碎的“醫患問題”,醫療工作者一定要頭腦冷靜地去應對與解決,不要和病患發生正面沖突,要對病患的極端反應保持接受和理解的態度。尤其是一些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的醫療事件,被一些媒體渲染成醫療安全事故。在宣傳作用的推動下,醫院就成了“眾矢之的”“難辭其咎”。在遇到這些負面報道的時候,醫生不要發表過激的、評論性質的言語,一定要詢問領導的解決意見,并且醫院能夠建立“發言人”機制,代筆醫院做出聲明,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方式公布事實真相,平復當事人情緒,阻止負面報道擴大蔓延。
(五)建立通訊員隊伍
醫院將通訊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真正地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起來,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我院通過個人自愿與科室推薦相結合的原則,從源頭把關,做到優中選優,建立了通訊員隊伍,經過培養發展,目前擁有了一批來自職能科室、臨床專科、醫技科室等政治素質較高、業務能力較強、寫作水平較高的通訊員。通過定期、不定期地舉辦通訊員寫作能力的培訓,對平時通訊員寫來的稿件,認真把關,并對存在問題與通訊員溝通講解,隨機、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對通訊員寫來的有價值的稿件,及時發給相關媒體進行報道。
(六)提高應急能力
近幾年來經常會發生一些醫療糾紛事件,比如護工罷工事件等。雖然醫院已經做了很多的溝通工作。但是,還是被片面的和不客觀的進行報道,給醫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件事情也暴露出我們的應急機制并不是十分完善。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也沒有足夠的經驗。當遇到了突發事件時,醫院要主動進行介入進行溝通,闡明事實才能夠使群眾更加了解真相,穩定人心。去從根本上消除更多的負面影響。
三、結語
醫院的宣傳工作是一個長時間工作的結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能夠緩和醫患關系,讓人們心中都可以真正的認知到醫院是救死扶傷,服務大眾的機構去真正的減輕醫患關系,提升醫生社會責任感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