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
摘要:公路交通運輸業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有必要對公路運輸行業加強管理,促進我國交通運輸行業蓬勃發展。本文分析了公路運輸與經濟發展間的關聯性,闡述了經濟新常態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意義,進一步提出管理措施。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公路交通 經濟管理
公路運輸是城市之間連接的重要紐帶,對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公路運輸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加速了各區域的發展腳步,也是構成國家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而實際上,交通運輸市場處于動態變化狀態,因此公路交通管理也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和優化管理措施。
一、公路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間的關聯性
(一)公路交通運輸經濟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
生活中的各類生產要素通過公路運輸進行流通,區域經濟需要在空間上實現生產要素的科學合理配置,因此,立于某個角度而言,公路交通是區域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載體,為經濟活動有效開展提供了保障。交通運輸對國民財富也有重要影響,通過合理的勞動分工提高經濟效益,而交通運輸狀況會直接影響勞動分工,如具備較好的交通運輸條件,不但能有利于節省運輸資金,同時還能使市場開拓更為廣泛,分工實現合理配置,勞動效率大大提升,最終獲取良好的國民經濟效益[1]。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是構成社會生產的重要部分,由產品產出至消費的整個階段,離不開分配與交換的步驟,只有經過這兩個步驟才能為消費者提供選擇,而交通運輸便是這兩個步驟的重要內容。
(二)公路交通運輸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我國偏遠地區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理環境復雜,公路交通條件差,當地無法與其他地區進行商業往來,內部資源流通困難,也無法引入外部資源,由此而導致經濟水平差。而發達地區則因其地理條件優越,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公路,實現與其他地區的有效連接,使內部資源轉化成經濟價值,外部資源也能流入進來,實現經濟交換,共同發展。由此可見,公路運輸對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價值。
(三)公路交通運輸經濟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公路交通運輸業發展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自我國邁入21世紀以來,國民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交通運輸業,其中公路運輸業是構成交通運輸業的重要部分,對我國有關工程項目的建設發展有直接影響。公路運輸是交通運輸行業的主要環節,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同時,構建公路運輸體系,符合社會群眾不斷增長的公路交通服務需求,有利于人員和物資的交流,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二、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進行市場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近些年,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子商務公司成立數不勝數,在為人們提供購物便捷性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公路經濟的發展。據相關統計指出,我國國營、民營以及外資等快遞企業發展至今已經達到8000多家[2],由此說明,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公路運輸經濟在社會經濟的位置逐漸凸顯出來。而隨著我國經濟整體指數提升,在經濟主體結構方面也出現了變化。因此,公路運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也需根據當前經濟市場發展狀況進行適當調整。總之,良好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有必然聯系。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還需對公路運輸的經濟管理進行強化和完善,使其走向經濟主體地位,促進我國綜合經濟水平提升。
(二)推動交通運輸單位轉變經營經濟體制
交通運輸市場也具有商品交易性質,在交易商品的同時也會產生經濟交易。在這個過程當中,交通運輸業不單需行使自主經營權,還需對自身的經營體制加以優化和完善。健全的經營體制使與國有企業進行交易的基礎,只有強化與國有企業的交易,才能實現經營經濟體制轉型,促進企業長足發展。
三、經濟新常態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舉措
(一)健全公路運輸管理
要想實現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有關部門就應充分掌握現階段公路運輸發展情況,結合實際工作制定相應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制度。比如,制定健全的管理責任制,落實各項管理項目的責任人。以此實現管理人員責任意識強化,同時也可防止重復管理的問題,確保管理質量和效率[3]。除此之外,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減少中間層,促進管理幅度提升,以利于單位中的各管理人員進行交流、溝通,最終促進公路運輸行業長遠發展。
(二)完善有關法律制度
公路交通經濟發展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作為保障,但是當前還有一些法律法規有待完善,還應加強建設。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人員也應提高自身的法律觀念,加強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辦事,提高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此外,注重行業領域中法律法規的應用力度,引導公眾參與到工作的監督中,在“平安運輸、和諧交通”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
(三)加強控制成本力度
為更好的控制公路運輸建設成本,可在行業內應用建設工程全面預算法。在確保公路建設質量達到相關標準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節約工程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4]。全面預算管理發展至今已經成熟,其主要是對工程進行預算,進而完成責任單位的配置、考評與管理,最終實現高效管理,提高公路運輸生產工作分配的合理性。除此之外,經過預算管理也能折射出施工單位成本控制效果。由此可見,在公路建設工程中,施工準備工作尤為關鍵,需保證施工準備質量,經實地考察后,制定相應的公路建設成本控制規劃,實行工程全面預算,為工程建設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確保工程質量。
(四)強化內部控制
首先,建立公路運輸人才培養機制。管理人員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對公路經濟管理質量來說,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管理質量。因此,有必要提高管理層整體的工作能力與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公路運輸企業應加強培養具備積極進取、敢于創新的年輕隊伍。其次,建立公路運輸企業市場發展情況反映制度。設置公路運輸企業市場調研部,負責市場的調研、預測及開發等工作。采用抽樣法對市場的貨源及客流量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掌握公路運輸市場的實時動態。
(五)注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
我國已經邁入信息化時代,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逐漸被摒棄,過度到現代化網絡辦公模式。對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工作而言,也應注重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經濟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推動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具體工作中,為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公路運輸管理部門還應重視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可為管理單位購置電子數據交換、GPS等先進的電子科技設備,這些設備的投入使用可節省工人開支,節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發展[5]。
(六)經濟與行政結合發展
我國的公路工程建設在投入運營之后,即為非盈利性質,國家撥款使公路獲取籌建資金的首要來源[6]。因此,在投入運營之后,在接下來的維修保養工作中還需面對各種問題。對此,地方政府可將某段公路的管理職責賦予企業,實行企業專管制。
四、結束語
公路運輸行業對地區與國家經濟發展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強化對公路交通的經濟管理,重視經濟體制改革和創新,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水平,促進公路運輸行業長足發展,最終提高我國社會經濟水平。
參考文獻:
[1]曲濤.經濟新常態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4):39-40.
[2]黃雁.新時期區域經濟發展與交通運輸的協調發展探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6(2):26-27.
[3]方軍.淺談新常態下交通運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創新[J]. 新西部,2016(15):61-61.
[4]金敬東.戰略 綜合 服務 改革 時代——《“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特點解析[J].中國公路,2017(8):18-19.
[5]覃相立.淺析公路職工教育如何適應新常態下公路體制改革與發展需要[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8):110-111.
[6]楊亞軍.探討加強公路運輸經濟中信息化管理的對策[J].經貿實踐,2016(3):61-62.
(作者單位:云南楚雄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