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寧市托格拉克鄉衛生院 伊力哈木江 阿不都熱依木)
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為臨床上常見的骨折類型,多數患者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影響生活質量,增加治療難度。本文對鎖定鈦板固定聯合植骨手術方法在本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做出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取具有明確診斷、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60例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為單側股骨骨折),樣本納入時間為2015年1月~2016年8月。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 18例,女 12例;年齡 26~64(41.2±1.4)歲;其中左側骨折者 16例,右側骨折者14例。試驗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7~63(42.1±1.7)歲;其中左、右側骨折者各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患者行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后,選用施以的AO解剖鋼板,認真依照AO解剖鋼板固定程序操作,進而嚴格依照手術流程執行植骨手術。
1.2.2 試驗組:在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狀態下作股骨遠端外側切口,外顯股骨髁部整復關節面進而實現解剖復位,預留出安放鋼板的部位。利用加壓螺釘強化大骨塊方位的穩定性,無需取出,對股骨遠端各骨折塊均要行復位操作,將股骨遠端鎖定鈦板安置在外側面以實現對骨折端的有效固定。骨缺損位置預留出1~2枚螺孔,取骨位置選擇患者的髂骨處,繼而進行植骨手術操作,術后把螺釘放置在預留的1~2枚螺孔位置,擰進植骨塊上,閉式負壓引流。連同髕骨上滑囊等軟組織行修復處理,2天后拔除引流管,術后1天指導患者進行患肢關節伸屈運動,術后3天依照醫囑對膝關節功能常規鍛煉,術后7天內常規給予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1.3.1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時間。
1.3.2 療效評價標準:①優:膝關節屈曲活動自如,屈曲度>120°,未出現急性病變與疼痛感,下肢減縮長度<1厘米。②良:膝關節可完全伸直,屈曲度90~120°,無明顯疼痛或時有疼痛,下肢減縮長度<2厘米。③尚可:屈曲度60~90°,伴有輕度疼痛與進行病變,下肢減縮長度<3厘米。④差:屈曲度<60°,伴有持續性疼痛與急性病變,下肢減縮長度>3厘米。優良率=(優+良)/總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試驗研究選用SPSS16.0軟件包,表示計量資料,率(%)表示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當P<0.05時,代表數據差異有統計學差異。
2.1 主要臨床指標統計情況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無明顯差異(P>0.05);試驗組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主要臨床指標統計情況比較
2.2 療效比較 術后隨訪1年,試驗組優良率為93.3%,對照組為73.3%,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若接受保守治療,通常難以實現準確復位,且術后膝關節早期活動鍛煉受限,長時間會造成關節周圍部分組織粘連,誘發膝關節功能障礙,遠期療效欠佳。若患者承受高能量的壓力以后,骨折處特別是骨密質與骨松質位置易出現嚴重粉碎性骨折,以致修復過程中骨折處骨塊缺乏完整性,以致骨塊遺失[1]。故此需要行外科手術進行植骨以獲得相對較完整的關節結構形態。
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進步,AO鋼板材料有很大改進,但對于大小不均的很多碎骨塊固定效果欠佳,通常難以獲得滿意療效。鎖定欽板為一類新興接骨板,其以解剖型加壓接骨板技術及外固定支架技術為基點,能和加壓及鎖定的內固定要求相吻合。鎖定結構穩定性高,有助于提升螺釘的抗拔強度,進而有效規避術后內固定松動的現象。
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骨折愈合時間較短于對照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譚享業[2]等部分研究結果高度一致。其均驗證了鎖定鈦板固定聯合植骨手術治療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