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開平市中醫院手術室 梁翠容)
手術室是醫院實施重大疾病搶救的重要場所,臨床中大多數疾病都需要經過手術治療,手術室的內部架構較復雜,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整個手術操作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手術過程中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否則會增加患者的疾病風險,因此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術中均會產生較多負面情緒,進而影響手術治療效果[1]。為此,我院將對手術室中治療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通過護理措施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增進護患關系,促進手術室工作和諧發展。
選擇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88例進行研究觀察,抽取時間為2017年2月~2019年1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4例,觀察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區間為22~69歲,平均(43.85±6.77)歲,手術類型:婦產科8例、泌尿外科10例、胸外科7例、骨科11例,其他8例;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 19例,年齡區間為 23~67歲,平均(43.74±6.53)歲,手術類型:婦產科10例、泌尿外科9例、胸外科11例、骨科7例,其他7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經統計分析后其差異不明顯,有研究可比性,P>0.05。
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為對照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的為觀察組,詳細干預內容為:
(1)人性化術前干預。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安排患者辦理住院手續,為患者介紹病房環境、主治醫生以及同病房病友,主動與患者溝通并向其講解手術治療方法、術中配合事項,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應耐心解答,觀察患者在術前的心理變化,針對不同情緒狀態實施對癥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術前恐懼感,提高對手術治療的信心。
(2)人性化術中護理。醫護人員需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手術器械及搶救藥品,調整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為緩解病人的緊張,不安情緒[2],可在手術室內播放舒緩音樂,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時刻告知其手術進展及效果,讓病人安心配合醫生治療,負責監測體征的護士若發現異常癥狀,應立即告知醫生采取搶救措施,以保證手術安全順利完成。
(3)人性化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醫護人員輕輕地將患者推送至病房休息,保持病區內安靜、舒適,術后兩天內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及有無出血、感染事件的發生,每天按時查房,主動詢問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根據病人的疼痛程度實施相應劑量的鎮痛藥,并告知患者飲食方面的禁忌項,讓患者感受到親情般的關懷、溫暖。
不良情緒:評估兩組患者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評分,總評分為100分,分值越高其負面情緒改善越差。
采用SPSS22.0軟件計算分析計算本次研究數據,定量資料以t檢驗,定性資料以X2檢驗,結果P<0.05為檢驗水準,說明研究有意義。
干預后的情緒評分對比有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情緒評分()
表1 情緒評分()
焦慮情緒 抑郁情緒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 4 5 8.6 7±6.7 1 4 5.9 9±3.7 5 5 7.6 9±7.2 1 4 3.9 9±3.0 1對照組 4 4 5 8.9 4±6.5 2 5 0.2 2±4.8 4 5 7.3 4±7.3 1 4 9.9 9±4.6 8 t - 0.1 9 1 4 4.5 8 2 7 0.2 2 6 1 7.1 5 2 5 P - 0.8 4 8 6 0.0 0 0 0 0.8 2 1 6 0.0 0 0 0組別 例數
手術室是醫院重要核心科室,其手術操作能力及護理質量決定醫院的整體水平,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危,大部分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而且患者術后容易出現較多并發癥,為提高臨床手術效果,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實施護理干預具有重要作用。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促進患者健康為目標實施的一種具有人文關懷特點的護理措施,此護理措施能夠拉近護患關系,減少醫療事故糾紛,具有極高的護理價值[3]。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人性化護理的作用較顯著。
綜合上述,在手術室中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極為重要,所體現出的護理價值和手術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