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曙光
摘 要: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邏輯歸納法等研究方法。對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個案研究,通過對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發展調查分析,以期找出現階段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其體系構建研究。對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發展基本走向做出判斷,為體育管理決策提供理論依據,以期為加快推進落實中原城市群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建設給予理論支撐。
關鍵詞: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構建
一、前言
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關鍵時期,我國提出了建設體育強國的戰略構想。是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全新要求,也是為民謀事的核心內容。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購買公共服務管理和社會管理,始于我國十六屆六中全會后。2013年9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 96 號)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制度,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務資源配置體系和供給體系,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本研究通過“中原城市群”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個案研究,以期為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提供理論支撐,也是為我國推進“全面小康”戰略理論研究的補充。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對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主觀和客觀狀況和我國公共服務一系列方針政策進行深入調查與梳理。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根據本論文研究需要,文獻資料主要來源于中國知網數據庫、人大復印資料以及我國政府網站等;同時,搜集了與本研究有關的我國法規文件、政策若干,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通過抽取樣本,針對中原城市群各級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發展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區域選取按照市、縣、鎮行政區劃分,采取隨機抽樣從中原城市群的轄區選取9個省轄(管)市、5個縣級市、18個縣、36個建制鎮。發放問卷共計3300份,其中9個省轄(管)市1000份、5個縣級市500份、18個縣600份、20個建制鎮1200份。調查共計回收問卷3102份,回收率為94.01%,有效問卷2987份,回收率為90.52%;調查有效問卷男女比為0.93:1。
3.邏輯歸納法
運用邏輯歸納的方法對搜集和調查的資料和數據進行邏輯分析,以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理論為基礎進行歸納,形成研究結果。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中原城市群居民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分析
通過對居民的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場地設施服務、組織服務、體質測評服務、健身指導服務、信息咨詢服務、體育惠民措施等六類需求的調查情況,如表4。目前中原城市群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的支出與居民對公共體育服務設施需求不斷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也是對中原城市群公共服務建設提出挑戰;中原城市群居民體育鍛煉組織服務應及時改善現有的條件;居民對體育鍛煉需求更加合理、規范、科學,不僅注重鍛煉,更重要是科學有效的評價體制狀況;各種社區公共體育服務中,專業的體育指導員數量較少;目前政府對居民參與體育活動宣傳及信息交流引導不夠;對公共體育需求不是居民不需求,而是大多數居民不清楚或無意識,缺乏有效引導和宣傳。
(二)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框架與內容設計
1.中原城市群公共體育服務內容體系
中原城市群公共體育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全民參加共管。包括“3個基礎、5個重點、4個保障和1個評價”,即“3541體系”。“3個基礎”主要是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資金、設施和體育類人才的培訓,具有客觀性;“5個重點”包括組織建設類、產業產品類、活動開展類、信息咨詢類、惠民服務類。主要是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對象的分類,直觀的分析其個對象有不同的利益需求要得到保護,否則這個體系就不能順利運作;“4個保障”的內容,也是中原城市群政府公共管理的操作的分類,只有同時協調發展執行,才能確保中原城市群公共管理規范發展。
2.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構
依據中原城市群公共體育服務內容體系各子系統的聯系,結合在實地調研分析,中原城市群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是個動態的,其發展呈螺旋式上升態勢,其動力是居民對公共體育服務不斷需求驅使下,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為主導,整合中原城市群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內容“3541體系”,使其融入中原城市群區域特定的環境因素制,即社會經濟、歷史、人文、生活習慣等因素,實施“政策先行、過程監督、指標考評、培養人才、扶持隊伍”的公共體育服務基本體系架構。
3.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監督評價體系建構
監督評價體系是其外部保障和考核的依據。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政策的監管體系由“政府管理和4個系統2個機構”組成。主要是對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運動場地設施指標、體育活動指標、經費投人指標、隊伍建設指標、社會參與及樣眾滿意度指標”等,進行第三方的監督,并向政府提供服務,政府針對評價狀態,給予政策性的、宏觀管理,進一步通過“政府—體育組織”管理機制,進行“行政評價、行政監管、行政問責”。其終極目標是保證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政策落實是否到位,確保公共體育服務均衡發展,確保群眾的體育需求、基本體育權益的實現。
四、結論
第一,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主要矛盾是居民對體育的需求與中原城市群公共體育服務發展不均衡的矛盾;居民體育鍛煉的運動項目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這給政府宏觀政策調控公共體育服務帶來一定的難度。
第二,構建中原城市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政策的監管體系由“政府管理和4個系統2個機構”組成,起主要作用是進行“行政評價、行政監管、行政問責”其終極目標是保證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政策落實是否到位,確保公共體育服務均衡發展,確保群眾的體育需求、基本體育權益的實現,以期為政府在管理公共體育服務給予操作性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浦幼,萊斯特.M.薩拉蒙.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研究—中國與全球經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0.
[2]沈克印、呂萬剛.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學理邏輯與邊界問題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117-12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4-06-24.
[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2013-9-30,引用日期2013-12-05.
[5]國務院批復《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12-31]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16/12/31/010697541.shtml.
[6]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將突破50%,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henan.gov.cn/jrhn/system/2017/06/16/010724508.shtml.
[7]體育總局副局長:全民健身“三納入”要常態化,http://sports.sina.com.cn/o/2011-09-07/14255736007.shtml。2011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