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文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也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這一時代中萌生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如何借助信息化時代來開展分層教學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結合信息技術的背景,分析如何利用導學分層教學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化;導學分層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眾所周知,同一班級中的學生是存在差異的。而分層教學法可以在班級教學中照顧到有差異的學生,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受到關注,得到提升。在分層教學引導階段,導學分層是基礎。通過在導學階段分層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信息化的背景為導學分層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撐,能夠為學生提供差異化的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由淺入深地引導,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讓學生在復雜的知識中探尋真知。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可以結合以下幾點展開:
一、課前預習目標的確定
在每一次授課之后,都需要做好導學案的設計,從而讓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前做好學習的準備。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將導學分層布置后,讓學生自主借助信息技術等資源去追本溯源,自主預習,并朝著更深層次的內容去探索知識。
如,在目標確定之前,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學習的內容,追本溯源了解知識的由來,并通過學習平臺,如微信、QQ,發放給學生,讓學生可以自主觀看,以拓寬教學的內容。在了解了知識的由來之后,再確定教學目標。針對班級中中等層次的學生,課堂教學目標一般要引導其掌握基礎知識,并自主考慮課后的問題,整理好知識的框架。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了解基礎概念和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即可。針對優等生,教師可以豐富導學選學內容,讓時間充裕、能力強的學生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目標。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示意圖,是學生遨游于知識海洋的指明燈,因此,不管怎樣設計教師都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設置目標,綜合考慮學生情況,利用好信息技術資源,為學生構建多層次的目標。
二、學生學習問題的確定
導學分層教學構建階段,問題的分層有助于學生層層深入理解知識的內涵。因此,在教學引導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個個“臺階”,讓學生走一步就可以摘到“果實”,如果不可以,在借助信息技術資源之后,便可以領悟知識了。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難度高的選做問題,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挑選一些基礎性問題引導。
如,在講解全等三角形的時候,我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制作出來顏色、大小、擺放位置等不一致的三角形。然后,我先提出一些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類的問題,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選擇三角形對應元素問題讓中等學生回答,選擇一些識圖、審美類問題讓基礎好的學生回答。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工具變化三角形位置,拖動三角形的邊角,讓學生在形象的氛圍中理解全等三角形的
概念。
三、作業及檢測試題的確定
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如果教師認識不到學生的差異而布置相同的作業,很容易出現學習好的吃不飽、基礎薄弱的吃不了的情況。可見,授課中承認、尊重這種差異性,讓班級中中低等學生都可以得到提升是關鍵。這時候,作業的設計就需要有差別,通過分層引導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并在這個過程中有收獲。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的畫面感,聲像一體的特征,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情境,并在情境引導中設置出不同層次問題供學生自主選擇解答。
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類似于自助餐廳的情境,檢測題目中有自助餐廳中必做的題目,只有做完這些題目,才可以獲得餐具和基礎食物;有選做題目,做完可以獲得額外的食物。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情境引導,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學的質量也得到提升。
四、分層評價機制的確定
導學分層教學機制要通過分層次引導調動學生積極性,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評價機制,才可以及時發現導學設計中存在的問
題,從而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此,在授課之后,教師可以通過電子問卷的方式讓學生、學校、教師等對課程進行評價。通過及時分析問卷并做好反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隨后,教務組人員可以將評價中優秀的導學案分享給其他的教師,以供其他教師參考。在層層深入引導中,教師和學生都會得到顯著提升,教學的質量也隨之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中確定導學分層教學引導方式,是拉近學生差距的關鍵,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豐富教學的形式,讓每一名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師引導中,讓學生在探索中收獲成功的喜悅。此外,教師還需要有前瞻性,結合時代的發展分析,找出其他適合學生發展的先進教學技術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仇國平.利用微視頻和導學案構建數學高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6.
[2]馮麗.拒絕“花哨”,重拾“得體”:也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J].考試周刊,2016.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號GS[2018]GHB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