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麗莉
摘 要:實行分層走班的教學制度,對傳統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沖擊,需要教師的嚴密規劃才能實施,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教學;分層走班;自主管理
在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中,對初中分層走班教學班級自主管理提出了必要的要求。本文就初中分層走班教學班級自主管理進行探究。
一、分層走班教學班級自主管理的制訂方案
學校用一段時間對分層走班教學改革進行調研,同時借鑒大城市中優秀學校的成功經驗后,開始決定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制度的改革。制訂了分層走班教學班級自主管理的實施方案,分為提高班、基礎班、加強班三個層次班進行教學授課。提高班面向的是學科基礎較好的學生;基礎班面向學科基礎一般的學生;加強班面向學科基礎較薄弱的學生。目的是讓教師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科水平都有所提高,并舉行分層走班教學班級自主管理教師培訓研討會,由專家指導確定了分層走班的目標和策
略,讓教師的思想認識進行統一,并拿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學校進行教學改革的信心。
二、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制訂不同的練習和評定
在教學改革的條件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練習和評價制度。例如,加強班學生可以從基礎知識,與教材內容貼近的練習題目入手,而提高班學生則可以選擇一些難度系數較高,關于課外拓展的一些題目進行練習。這些都需要教師的引導,根據不同的分層情況展開教學工作,對學生的練習題目進行設計,全面推進新課改的完成,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期末的評定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僅僅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考核,而且要關注平時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班級調整,不斷完善分層教學制度,關注學生實際發展,以學生利益為主要目的,為學生的發展謀方向。
三、分層走班教學制度班級自主管理的意義
隨著課改深入,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制度的成果也越來越顯著。實施分層走班對學生和學校的發展都是有利的,下面分析了分層走班制度在現實教學中的意義。
1.分層走班自主管理符合初中生發展規律
分層走班自主管理機制打破了以往傳統固定班級授課的禁錮。上課地點的改變只是表象,實質上暗含著解放學生的天性,順應了自由發展理念,這也是真正符合學生發展的課程改革。分層走班班級自主管理機制將自主選擇權交給學生,使得這種權利真正使用起來。但也需要相應的管理制度來做保障,使之真正有效地運行。分層走班自主管理制度具有很大的流動性,這是傳統固定班級授課不能做到的,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學生在此新機制的環境中汲取知識,獲取能力,必定會向多元化、多樣化的模式發展,這種順應規律的教育機制必定會發揮出巨大的
作用。
2.分層走班自主管理保證初中生課程選擇權的實現
在以往傳統的班級授課機制中,學生的課程是被學校、老師,甚至是國家安排好的,具有一定的強迫性。尤其是初中生在此年齡段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受強迫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這違反了教育的初衷。實行分層走班自主管理制度,保證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自己想要的課程。這還將有利于學生轉變學習想法,由以往的為他人而學的被動想法轉變成為自己奮斗的積極主動想法。意識轉變后,遇到困難時,學生會站在主人翁的角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品德,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分層走班自主管理制度推動了初中生能力發展
初中教育要求自我規劃的能力逐漸培養并逐漸凸顯。初中生未來人生的傾向已經悄悄萌芽,雖人生目標和理想沒有明確方向,但是初中是發展自我規劃能力的大好時機。學生為了更好地實現自主選擇權利和自我發展,會根據自身現狀選擇適合的班級層次。而傳統的授課方法無法實現學生自我發展的任務,現在施行的分層走班自我管理機制彌補了這個缺點,并提高了教學質量。
4.分層走班自我管理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全面發展
初中階段是一個基礎教育時段,這就決定了傳統課題的要求是統一的,目標和學習難度都保持整齊劃一。從表面上看是想達到教育公平的目的,但實際上遏制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教師來說,要達到教育的統一步伐,需要割舍優秀學生的學習空間,彌補薄弱學生的不足。分層走班自主管理制度給師生帶來一股春風,讓師生各司其職,有利于教育教學的全體性發展。
總之,打破傳統固定班級教學制度,實行分層走班自主管理機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全面推進教育教學發展,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教學的一大突破。分層走班自主管理制度還在不斷探索,逐步完善當中,最終實現教學工作的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何春瑩.論初中階段的走班式分層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93-95.
[2]吳曉東.分層走班背景下以“學”定“教”初中科學有效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