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云
摘 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基礎,以語文學科塑造人的獨立品格與所需能力為基礎”是語文核心素養中所提出的,也是語文課程價值的體現。所以教師應該從多角度出發全方位地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的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正是基于這一基礎來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方式
核心素養的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很多的教學領域中都提到了“小學語文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并且教育學者都一致認為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包括理解、運用、思維與審美四個維度,并通過有效的語文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優化學生識字能力
識字是小學語文中的基礎部分,傳統的識字模式是“先識字,后讀書”,現在可以通過“邊讀書,邊識字”來進行。具體的教學指導可以對漢字的音、形、義和識、寫、用分步提出要求并定量的有師指導和不定量的獨立識字相結合。具體的教學步驟分為下面幾部分來進行:首先是通過課外的閱讀,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完成識字工作,重點解決了“識”的問題,并能將其印象深化,更加深層次地掌握;其次,通過寫字課中完成識字的鞏固工作,在寫字課中學習漢字的書寫規律,重點解決“用”的問題,在用中識字。這幾條途徑不是彼此截然分開的,而是有機的結合,相互促進,復線交叉進行。閱讀課和寫字課,作文課形成一個識字、寫字、用字的有機整體,最后達到識、寫、用的統一,完成識字任務。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兒童口頭語言的發展水平,不失時機地提高他們的說話能力。“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加強口頭語言訓練,對理解和運用書面語言,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作用。由于能力的遷移,一種能力的提高和發展會直接影響、促進另一種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二、通過教學實踐,增強學生的情感思維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教學中的情感表達,使得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情感滲透,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插入相關的教學措施,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外部資源,對學生實現情感的滲透和表達,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深切體會到語文學習的要義,能夠結合自身感想對自身的語文學習提出要求。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與象共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課文講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去動物園進行參觀,并且鼓勵學生發現大象的行為特征,如此一來,學生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對其情感的體驗就更加豐富立體了。學生不應該只學習到課文的表面含義,而應該對教材更深層次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挖掘,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此教材中,作者想要表達對動物的熱愛之情,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培養自身對動物的熱愛之情,在教師引導進行教學實踐參觀的過程中,學生要注意觀察各種動物的生活現狀,并且對各種物種的生存現狀也要有整體性的認知。通過這一次實踐活動在進行相關文學表達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對教材整體情感脈絡的認知展開論述,學生的自我認知會更加清晰,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語文素養,應該更好地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秀課文的情感來熏陶學生,進行培養工作。
三、集“思”為輔,完善表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可以通過督促學生勤“思”來進行,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所謂的“思”即學生對文本的思考能力,在學生進行自主性表達的過程中,“思”的過程尤為重要,因為“思”不僅僅是對文本內容有更加深入的認知,同時也是學生對自身表達能力進行定位的過程。在“思”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挖掘自己對某一文本的理解能力,能夠促使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問題,從而在表達中能夠更加清晰地進行。
例如,在小學教師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進行“思”,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對文本的充分理解,從而進行完整的表達。在教材詩文《己亥雜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自主思考,領悟出作者對社會政治的感慨,從而揭露文章主題和對缺少改變社會現狀的政治人才的悲憤之情。課堂上教師通過對課文的基礎性講解,實現學生對課文深度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充分解決問題,在充分領悟課文內核的基礎上進行表達。在課文學習結束時,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來詢問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學后感受,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深度思考自主進行表達,充分體現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在教師的工作中,要時刻注重學生的思考與表達。在“思”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進行表達,且通過“思”的教學,教師的教學經驗也會更加豐富,表達能力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不論是在閱讀表達的理解中,還是在作文的寫作中,學生的表達能力都占據非常關鍵的比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促進學生“思”的形式來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
總而言之,在現代教育中單純的理論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其教育需求,小學語文更應該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觀點下進行社會人才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并用創新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這一基礎上來開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胡曉燕.聚焦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J].語文知識,2016(20):17-19.
[2]沈榮.核心教學:小學語文課堂改革必然的實踐取向[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