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利
摘 要:在新教育改革背景影響下,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大推動小學教學質量的進步。對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以促使小學語文教學的快速發展,并提升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了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變強。現階段的語文閱讀課程教學中,學生對老師過分依賴,閱讀能力比較低。對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了解分析,找到科學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教學中,教師會針對文章內容進行全面講解,學生雖然了解和掌握了文章的知識點,但是并未形成必要的閱讀能力,從而致使學生無法正確使用知識點。另外,老師常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名篇名句,導致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愛好。
二、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主要方式
1.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最佳階段,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當中,閱讀興趣轉變成能力。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并鼓勵學生結合文章所描繪的內容進行想象,從而真正體會到文章的意境。在學生完成文章閱讀之后,教師安排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對文章進行復述。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并且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水平。
2.加強詞句訓練
在開展閱讀活動中,詞句是保證閱讀能力水平的重要基礎,只有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詞句,才能不斷提升閱讀能力水平。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視詞句學習,促使其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之上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學習。在針對某篇文章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需要設置幾個與文章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的內涵。在全面了解文章內容的情況下還可以提升文章字詞的感受力,從而對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進行提升。
3.不斷提升閱讀技能
由于小學生還不能獨立自主學習,比較依賴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輔助學生使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能進行閱讀,促使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對自身的閱讀能力進行提升。一般在閱讀過程中主要采取略讀以及精讀兩種方式進行閱讀,在文章使用略讀方式的情況下,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的主旨,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批注的良好習慣,促使其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章知識。
4.對閱讀體驗加強重視
在開展閱讀活動中,教師不能用自己的分析方式取代學生的閱讀,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當中,也不能被動等老師的指導,而要針對文章內容進行思索,形成個性化的特征閱讀。在不斷發展個性化閱讀的基礎上達到一種相對獨特的看法,從而對以往的閱讀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例如,在課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針對課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閱讀思考,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思維角度進行思考,以免學生以同一思維進行回答,促使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以此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保證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
5.加強課外閱讀
為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閱讀學習是不夠的,要將閱讀延伸到課外,與生活接軌。具體而言,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立專門的讀書周以及讀書日,學生可以自由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并且還可以與同學之間進行分享,或者是交換閱讀。另外,在不同的學期開展讀書比賽等一系列活動,其主要是要求學生在開學期間設立合理的讀書目標,并且在期末學生彼此之間分享閱讀感悟,促使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從而對自身的閱讀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習課程,在小學生未來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以及實際教學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每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保證日后語文教學健康有序的開展,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麗珍.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8(31):290.
[2]裴珊珊.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5):55.
[3]繆秀文.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旬),2017(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