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勝男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而在計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還需要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這些思維品質將伴隨學生一生。圍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探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思維品質;培養
當前,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過于重視對計算方法的講述,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這不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诖?,圍繞計算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當前,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先對計算法則進行講述,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計算練習,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在課堂中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方式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2.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新課改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講述,還需要對學生的思維品質、核心素養等進行培養,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計算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對計算方法的講述,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這使得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時常會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不利于他們今后的成長與發展[1]。事實上,在計算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以及創造性等品質進行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朝著更加全面的方向發展。
二、在計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1.讓學生養成審題的良好習慣
在計算過程中,許多學生雖然了解如何運用計算法則進行運算,卻會因為一些低級失誤而未能作出正確的解答。例如,看錯了題目、寫錯了數字,將÷看成了+,將8看成了9等,之所以會存在這一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在計算教學中,審題是其中的基礎,也是學生得出正確答案的前提。此外,在計算過程中,一些學生為了計算方便而忽視了運算法則。例如,在7.7+2.3×5時,有一些學生先做了前面7.7+2.3的計算,然后再做乘法運算,這便是學生缺乏思維準確性的一種表現,如果教師不對學生的思維準確性進行培養,就會影響學生今后的計算。故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讓他們判斷運算順序,要看清題目的符號以及數字。除了要培養審題的習慣,還需要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也就是當題目計算完成之后,再對題目進行驗算[2]。
2.對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進行培養
在計算教學中,學生的思路是否廣闊、解題方法是否較多、解題的方法是否巧妙等,都從側面反映了學生的思維是否靈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算規則,還需要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規律有所了解。例如,在計算5.6×1.25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散思維,找出巧妙的方法去解答該題目。那么學生通過分析觀察,就可以將該題目進行變形,將其變為0.7×(8×1.25)。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多變的情境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故此,在今后的計算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多變的教學情境,以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3.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批具有創造性、應用型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培養一批死讀書、讀死書的學生。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讓學生開動大腦,找出新穎的解題方法。例如,在計算1.2+
9.7+99.7+999.7+9999.7這道題目時,如果按照逐項累加就會顯得非常麻煩,并且非常容易出錯。但是,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對1.2進行拆分,將其分成0.3+0.3+0.3+0.3,那么這道題目就會變得非常的簡單[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嘗試不同的解題方法,即便學生的思路是錯的,教師也要予以鼓勵,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計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對他們的思維準確性進行培養;此外,還需對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以及創造性進行培養。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松玲.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三角形面積”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范炳榮.論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5):123.
[3]王國建.淺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