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和重大成果。十九大黨章修正案提到“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首次寫入黨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就必須持續進行黨自身的革命性鍛造,在“全面、嚴治”上下功夫,牢牢把握“永遠在路上”的過程性特點,把我們的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 時代意義 ? 路徑選擇 ? 理論創新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下大力推進管黨治黨實踐、在新時代條件下堅持問題導向、勇于自我革命提出的科學命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充分表明了我們黨清醒認識形勢、勇于直面問題的鮮明態度,充分展現了我們黨進行自我革命、永葆生機的堅定自信,充分表達了我們黨堅持不懈抓正風肅紀的堅強決心。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我們黨將繼續保持零容忍的態度,持續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本文從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出及其內涵、時代意義、路徑選擇、理論創新等方面進行思考。
一、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出及其內涵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其歷史過程,分析這一過程有助于更加科學地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內涵,更好的把握從嚴治黨的實質。
(一)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出及其內涵
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第一次將民主集中作為黨的指導原則,為從嚴治黨打下了組織基礎。鄧小平的《執政黨的干部問題》使黨要管黨成為黨的建設一項基本要求。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強調:“這次整黨的任務是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黨的十三大報告針對黨內存在的腐敗問題是從嚴治黨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十四大將從嚴治黨寫進黨章。黨的十五大報告將從嚴治黨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聯系起來,指出“從嚴治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保證”。黨的十六大強調:“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十八大又明確從制度建設與組織建設相結合、改革創新精神、科學化三個層面詮釋如何從嚴治黨。
通過對從嚴治黨思想的梳理,可以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以及制度建設來理解從嚴治黨,從這五個方面加強從嚴治黨。
(二)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提出及其內涵
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第一次論述黨要管黨,從嚴治黨。2014年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總結大會上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八點要求,是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完整提出和進一步深化。2014年習近平在江蘇考察調研時的講話標志著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形成。2015年習近平首次把這“四個全面”定位于黨中央的戰略布局,將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黨的戰略布局的高度,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地位。
從習近平多次對從嚴治黨的論述看,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包括五個方面的內涵。一是五位一體建設形成合力。二是凝聚中央、地方、基層三者的力量。三是四個全面的提出。四是全面從嚴治黨強調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對黨員、干部提出嚴厲要求,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五是全面從嚴治黨既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又以嚴厲的態度懲治腐敗。
二、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時代意義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優良傳統。隨著黨情、國情、世情的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落在實處。
(一)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迫切要求
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需要通過全面從嚴治黨,改進黨自身的建設,解決好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從而保證黨充滿生機活力;需要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永葆黨的戰斗力和生命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依靠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題地位。全面從嚴治黨,通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群眾,加深干部與人民群眾間的理解與信任,既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又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力量支撐。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需求
全面深化改革的難度前所未有,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同時,也對黨的領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改善和提升黨的領導能力,使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完善各項制度,從嚴管理干部,強化主體責任,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治保證。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國,要求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動。這就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使黨嚴格依據黨章、憲法來治理國家,黨帶頭守法,嚴格執法,保證黨章、憲法的權威。同時嚴格要求黨員干部提升守法意識,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真正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
三、全面從嚴治黨的路徑選擇
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高度重視黨的思想建設;就是要堅持制度治黨,提高黨的建設的制度化水平;就是要重視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就是要大力堅強反腐倡廉建設;就是要嚴明黨的紀律。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容探究實踐路徑,主要有教育路徑、制度路徑、學習路徑、防治路徑等。
(一)教育路徑:全面從嚴治黨的前提
必須加強理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信仰自覺、信念自覺。必須加強紀律教育,創新形式、改進方法,使黨的紀律教育發揮標本并治的作用。必須加強法制教育,在黨的領導下推進法制建設,黨自身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動。
(二)制度路徑:全面從嚴治黨的保障
制度約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實保障。要將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務必要在制度建設上花功夫、有作為。加強制度建設,管好黨員干部,從而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政治局面。使黨員干部必須正確認識黨紀與國法是高懸在每一個共產黨員頭上的兩把利刃。
(三)學習路徑: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在全體黨員干部中廣泛、深入、持久的開展學習活動,使黨成為學習型的執政黨、學習型的先鋒隊。要號召黨員干部加強政治理論學
(四)防治路徑: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
全面從嚴治黨,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堅決反腐肅貪,建設廉潔政治。腐敗會渙散黨心民心,會扭曲黨的方針政策,會在黨內形成黨內有黨、黨內有派的多個利益集團。
四、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創新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首次將“從嚴治黨”提升為“全面從嚴治黨”,首次提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治黨理論的進一步豐富與發展。
(一)“黨建是最大的政績”實現了政績觀的新飛躍
一段時間以來,在考核干部政績時,經濟指標往往被置于第一位,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久而久之,黨建工作被虛化、弱化。“黨建最大政績觀”科學闡明了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辯證關系,能夠為中心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為落實管黨治黨責任、鞏固黨執政的根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提供有力保障。
(二)鮮明的辯證統一性體現了對唯物辯證法的運用與發展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具有鮮明的辯證統一性,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唯物辯證法的運用與發展。第一,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的辯證統一,包含了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第二,黨委主體責任與紀委監督責任的辯證統一,體現了重點與全面的辯證關系。第三,從嚴治吏與發揮人民群眾監督作用的辯證統一,體現了內因與外因、重點與全面的辯證關系。第四,治標與治本的辯證統一。第五,發揚黨內民主與嚴明黨的紀律的辯證統一,體現了對立統一規律。第六,攻堅戰與持久戰的辯證統一,體現了階段性與長期性的辯證關系。
參考文獻:
[1]周金堂,廖進球 等.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的“三個考量”[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01):3-9.
[2]魏曉文,魏梓桐.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路的理論創新[J].理論探討,2016,(06):106-111.
[3]彭龍富.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當代意義和路徑選擇[J].實事求是,2016,(02):62-66.
[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1-126.
[6]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
(作者簡介:趙玉雪,碩士研究生,云南中醫藥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