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0例糖尿病患者, 按照隨機性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 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4%,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為(6.5±1.3)mmol/L, 對照組患者為(9.3±1.3)mmol/L,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評分為(94.26±5.13)分, 發病機制認知評分為(95.34±7.14)分, 飲食知識認知評分為(95.29±3.28)分, 對照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評分為(81.06±2.42)分, 發病機制認知評分為(83.42±2.48)分, 飲食知識認知評分為(79.95±2.76)分, 觀察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發病機制認知、飲食知識認知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發生4例低血糖, 低血糖發生率為4%、對照組患者發生18例低血糖, 低血糖發生率為18%、觀察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內分泌科護理中,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加強對疾病的認知, 樹立患者的保護意識, 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 值得被臨床推薦。
【關鍵詞】 糖尿病健康教育;內分泌科護理;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103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科疾病, 該疾病的治療時間較長, 患者的血糖長時間升高很可能會引發一些其他疾病, 在醫學上通常采用注射胰島素方法控制患者血糖。患者自身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對糖尿病治療也具有顯著效果,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對該疾病均有一定認識, 但其認識往往較少, 為了加強糖尿病患者對該疾病的認識程度, 需要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幫助其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 讓患者自覺地規范日常習慣[1]。本次研究選取200例糖尿病患者, 探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以期對糖尿病的治療提出建議,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醫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同意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 排除患有其他疾病患者。按照隨機性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49例, 女51例;年齡36~69歲, 平均年齡(53.02±5.49)歲;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8.54±2.83)年。觀察組患者中, 男55例, 女45例;年齡36~64歲, 平均年齡(52.76±5.13)歲;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8.61±2.8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 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常規血糖監測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 具體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目前心理狀態, 解決患者的疑惑, 發現心理有偏差的患者應該及時為其進行心理疏導, 盡量減少患者焦慮、不安、煩躁等不良情緒[2]。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糖尿病健康知識的普及, 定期為糖尿病患者舉辦相關講座, 請經驗豐富的醫生或者糖尿病專家為患者進行講解, 詳細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這一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表現、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治療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問題, 提高患者對該疾病的認知程度[3], 還可以設置問答環節, 患者可以將存在的疑惑向醫生提問, 由醫生為其解答。在講座結束后, 為糖尿病患者發放健康知識手冊, 將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印在小冊子里, 便于患者隨時翻閱[4]。醫護人員還可以建立微信公眾平臺, 讓患者關注微信公眾號, 定時上傳糖尿病的知識, 醫護人員還可以在微信平臺上第一時間回答糖尿病患者的疑問[5]。除此之外, 護理人員還要幫助患者制定一個健康的飲食計劃, 嚴格控制患者糖分、鹽分以及熱量攝入, 建議患者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 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運動, 通過體重控制血糖指數[6]。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空腹血糖, 用藥方法認知、發病機制認知、飲食知識認知評分及低血糖發生情況。護理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68例, 比較滿意28例, 不滿意4例, 護理滿意度為96%。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47例, 比較滿意37例, 不滿意16例, 護理滿意度為84%。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比較 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為(6.5±1.3)mmol/L, 對照組患者為(9.3±1.3)mmol/L,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發病機制認知、飲食知識認知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評分為(94.26±5.13)分,?發病機制認知評分為(95.34±7.14)分, 飲食知識認知評分為(95.29±3.28)分, 對照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評分為(81.06±2.42)分, 發病機制認知評分為(83.42±2.48)分, 飲食知識認知評分為(79.95±2.76)分, 觀察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發病機制認知、飲食知識認知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4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4例低血糖、低血糖發生率為4%, 對照組患者發生18例低血糖、低血糖發生率為18%, 觀察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上升, 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且患病人群的平均年齡在逐漸減小, 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7]。但是糖尿病這一疾病屬于慢性病, 在目前并沒有根治的措施, 只能通過藥物和飲食來控制血糖的含量。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 必須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 盡量食用無糖、低鹽以及少熱量的食物, 還要每天進行鍛煉, 加大身體的耗能, 以此控制體重[8]。
本研究中, 護理人員需要對觀察組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開展健康知識講座,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 使患者能夠隨時隨地閱讀;創建微信平臺, 在線為患者答疑解惑;還為患者制定了健康的飲食計劃, 幫助患者降低血糖。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為(6.5±1.3)mmol/L, 對照組患者為(9.3±1.3)mmol/L,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評分為(94.26±5.13)分, 發病機制認知評分為(95.34±7.14)分, 飲食知識認知評分為(95.29±3.28)分, 對照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評分為(81.06±2.42)分, 發病機制認知評分為(83.42±2.48)分, 飲食知識認知評分為(79.95±2.76)分, 觀察組患者用藥方法認知、發病機制認知、飲食知識認知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為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內分泌科護理中, 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加強對疾病的認知, 樹立患者的保護意識, 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 值得被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郝多.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8):254, 256.
[2] 孫寶珠.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33):286-287.
[3] 劉俊杰.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20):65-66.
[4] 李雪, 齊迎, 劉美.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3(12):142, 145.
[5] 李莉. 120例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13):112-113.
[6] 徐艷.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 4(4):82, 84.
[7] 劉紀新.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14):139, 141.
[8] 郭瑤.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8(11):216-217.
[收稿日期: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