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琳

【摘 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74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結果: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顯效率94.59%,有效率5.41%,無效率0.00%。同時,患者術后止血時間(15.28±3.74)min、術后1h出血量(275.66±10.10)ml,P<0.05。結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可縮短止血時間,減少術后1h內出血量。
【關鍵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產后出血;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R7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2
引言:產后出血,是指產婦分娩后24h內,出血量≥500ml的患者,是危及產婦生命安全的常見問題。有研究表明:孕產婦出血臨床治療期間,若能夠及時給藥治療,可有效抑制產婦出血量,降低生命安全指數。由此,本文從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74例,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隨機抽取74例,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37例。活動經倫理學會批準,且患者、患者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活動。患者相關資料:年齡:27-39歲,平均年齡:(33.14±2.30)歲。孕周:35-40周,平均:(37.28±2.10)周。生產方式:自然分娩:38例,剖宮產:36例。兩組患者隨機分配后,年齡、患病情況等方面差異不大,且P>0.05,本次研究結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產婦產后出血治療方法如下:(1)對照組:患者胎兒分娩后肌肉注射20IU縮宮素。同時,行剖宮產患者,需在肌肉注射后,再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20IU縮宮素。(2)實驗組:患者胎兒分娩后,宮體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同時,行剖宮產患者,宮體注射后,再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20IU縮宮素。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包括:顯效(術后無非正常出血情況)、有效(術后局部存在非正常出血情況)、無效(術后非正常出血情況無改善)三種。
觀察患者止血結果。包括:止血時間、術后1h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以SPSS 22. 0 統計結果為準。(t)表示計量檢驗值,(%)表示技術檢驗值。P<0.05,統計學研究結果有意義。
2 結果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顯效率94.59%,有效率5.41%,無效率0.00%。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大,且P<0.05,說明統計學研究結果有可比性。詳見表1: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止血結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術后止血時間(15.28±3.74)min、術后1h出血量(275.66±10.10)ml。與對照組相比差異較大,說明本次研究結果有可比性(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產婦生產中較嚴重的并發癥問題,主要是指產婦生產后1h內出現非正常性出血[1]。若患者發病后,未能夠實現及時止血,極有可能由于產后產婦失血過多而死亡。常規治療中運用的縮宮素,有助于刺激子宮收縮,但止血效果并不理想,產婦臨床治療期間,出現大出血的可能性較高,臨床治療效果不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含有天然成分前列腺F2β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鹽溶液。還藥物可有效刺激妊娠子宮基層收縮,并在胎盤變化過程中,起到止血的作用[2]。同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引起血管平滑肌肌肉收縮,實現血管內血液流速的減緩,繼而實現迅速止血。產婦生產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宮收縮功能下降,機體血小板止血能力較差所引起,該藥物應用后,可有效減緩血液流動速度,實現有效止血。我院實驗組在患者胎兒分娩后,宮體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同時,行剖宮產患者,宮體注射后,再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溶液,20IU縮宮素,與單純運用縮宮素進行止血的效果比較,效果較好。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顯效率94.59%,有效率5.41%,無效率0.00%。同時,患者術后止血時間(15.28±3.74)min、術后1h出血量(275.66±10.10)ml,P<0.05。
綜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可縮短止血時間,減少術后1h內出血量。
參考文獻
王巍.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4):63-64.
楊紅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