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潔
【摘要】近幾年,新課程改革正在持續深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成為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如何在核心素養理念下促使學生養成歷史價值觀成為當代歷史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際教學案例,淺淡在核心素養理念幫助學生形成歷史價值觀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歷史 歷史價值觀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182-02
前言
歷史價值觀是對學生的一種思維啟發,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并且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去思考,最終形成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正確價值判斷。歷史價值觀是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能夠起到支配學生思維的作用。在對歷史核心素養和歷史價值觀的關系問題上,專家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唯一不可否認的是,培養歷史價值觀在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
1.深化體驗,引發情感共鳴
價值觀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個體在學習、生活和體驗過程中獲得的。同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想要促使學生養成歷史價值觀,就需要通過正向的歷史解釋,讓學生獲得更多能夠與歷史產生情感共鳴的體驗,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逐步樹立歷史價值觀。
例如,在教學《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這節課時,由于時空的限制,學生在理解君主立憲制時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制度實例,深化學生對歷史事物的體驗,進而引發學生對歷史的情感共鳴。教師可以在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自由說出身邊存在的制度,如校園制度、班級班規、班委選舉制度等,并讓學生總結這些制度的共同特點:公平、公正。教師可在此之后引出集君主制、貴族制于一體的制度。教師借助問題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歷史解釋,引導學生學習與實際生活的君主立憲制,學生能夠快速地獲得情感上的共鳴,有利于學生歷史價值觀的養成。
2.結合熱點,培養歷史情感
歷史教學的內容是過去發生的事,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當前的時事熱點,讓學生意識到歷史是與生活、國民息息相關的。因此,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的時政新聞,就教材中的某一部分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利用情境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歷史事件,由此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感。
例如,在教學《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節課時,教師不能單一地講解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設備播放有關宗教信仰的熱點新聞,如以色列與阿拉伯之間的幾次中東戰爭等,同時向學生普及世界三大宗教,世界邪教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別邪教等,讓學生平等看待宗教信仰。宗教之間的沖突,促進了宗教文化的發展與融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在利用時政熱點講解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解歷史上的宗教戰爭故事、宗教改革的故事等,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時政熱點分析來激活學生的歷史情感,為學生養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奠定基礎。
3.組織辯論,探究歷史本質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照本宣科地講述歷史事件,雖然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卻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也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某個歷史事件組織一些討論活動,引導學生搜集與該歷史事件相關的資訊信息,并設定一些問題與矛盾,引導學生就此展開激烈的辯論,幫助學生更好地認清歷史,探究到歷史事件的本質內容。
例如,在教學《毛澤東思想》這一課時,思想決定著行動,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毛澤東的生平,尤其是在其執政期間,毛澤東思想的應用出現了偏差,興起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大躍進運動等,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新中國處于摸索階段,運動的興起使得國家和人民遭受嚴重的挫折和損傷。但是毛澤東是中國國產黨的組織者、是抗日戰爭的組織者與指揮者,帶領中國人民趕走了試圖侵略國土的敵人,是新中國的偉大領導者。就文化大革命來看,這個決策是錯誤的,但是就歷史貢獻來說,毛澤東思想是偉大的,決定著中國未來的發展發向。教師可就這個觀點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實現思維上的碰撞與融合。
4.史料佐證,培養歷史精神
“歷史警鐘長鳴!”、“銘記歷史,珍惜現在”,這是歷史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高中歷史教學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歷史,也需要讓學生從歷史事件中總結經驗教訓,學會用史料佐證,逐步形成一種獨特的學習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史料佐證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歷史精神,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的目的更加明確,學習思路也更加清晰。
例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關于甲午戰爭的紀錄片。播放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實施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大家仔細想一下,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戰爭發起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呢?清政府為什么節節敗退呢?通過這些侵華戰爭,你們能聯想到什么?八國聯軍侵華時將圓明園毀于一旦,那么同學們認為該不該修繕它呢?”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通過史料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上充滿了濃郁的求學氣息。教師在教學中,講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不僅要講解教材上的歷史信息,還需要用更多的史實佐證,開豐富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逐步培養學生的歷史精神。
結語
總之,歷史價值觀是歷史核心素養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形成歷史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選擇教學方式和手段,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陶磊.淺析高中歷史教學的價值觀滲透[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4):75-78.
[2]季娟.培養歷史價值觀 發展歷史核心素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8(16):56-57.
[3]陳興文.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學生歷史價值觀的養成[J].高考,2018(15):23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