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學科,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學科。小學生正處在對周圍世界懷有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階段,科學在他們眼中是充滿未知充滿色彩的世界,因此他們很樂于通過自己的親手操作來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作為一名小學科學老師,不能單純地按照書本內(nèi)容一板一眼的來講課,在實驗教學中需要合理使用實驗器材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讓科學實驗課堂真正成為老師和學生創(chuàng)新的樂園。
關(guān)鍵詞:注意事項;引導;自主實踐;鼓勵
一、 科學實驗課堂前的注意事項
(一) 課前充分準備
做一項科學實驗之前,老師應當了解本節(jié)課程所需要的實驗器具、知道實驗結(jié)果、通過這次實驗能得出什么結(jié)論等,并在科學實驗室準備好需要上課的器材。最好自己先做幾遍,熟悉具體的操作流程,掌握第一手資料,單靠課本講解是無法應對實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在課程開始之前,要向?qū)W生講清楚安全注意事項,對于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安全因素的實驗尤其要再三強調(diào)安全防范,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時不要亂跑隨意走動等。
(二) 分好組,講清步驟
在實驗開始前,老師可以按人數(shù)分好組或者讓學生們自行組隊,分組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并提高課堂效率。留五分鐘時間讓同學們自己看一下本節(jié)所要進行實驗的課本內(nèi)容,讓他們對基本知識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后講解一下具體步驟,必要時還可以進行現(xiàn)場演示。講完步驟之后,應當告訴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的實驗現(xiàn)象。
二、 合理引導
課程開始之后,要合理引導學生去自行探索知識。例如探究《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可先演示尺子振動實驗,指導學生觀察具體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動方式,此后逐步進行橡皮筋、鼓等發(fā)聲的實驗。然后邊指導學生做實驗邊讓他們思考:它們的發(fā)聲方式有何共同點?怎樣才能發(fā)聲?從而得出聲音產(chǎn)生的原理。單純地讓學生跟著老師做或者讓他們按著課本內(nèi)容來操作都不能很好地起到科學啟發(fā)性的作用,學習要與思考相結(jié)合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果。
在引導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課堂分配實驗小組的作用:讓組員合理分配好實驗任務,比如誰來做實驗,誰觀察,誰記錄。時間允許的話,最好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輪流體驗不同的角色,親手實驗比看能學到更多。讓學生相互合作,主動探究,經(jīng)歷研究過程能讓他們學會團結(jié)合作,培養(yǎng)其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實驗中,老師應當時刻融入學生們的實驗操作中去,四處走動觀察同學們做的實驗,對有疑惑的同學適時地給出解答,并且在必要時親手教他們。對于極個別同學難以理解實驗步驟的同學還可以手把手地指導他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 自主實踐從孩子們身邊開始
科學實驗離不開生活與自然。小學生的科學實驗課程素材大都取自于生活中容易接觸到并且易于實踐的事物。
(一) 從身邊的花草樹木開始觀察
教孩子做一個細心的人,可以讓他們?nèi)ビ^察校園里的植物:觀察植物的葉子、莖、根、果實等等;觀察我們周圍的小動物:看看不同小動物的特征有何不同,他們各自的叫聲是怎樣的。觀察土壤、天上的云朵、花的顏色大小等等。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能讓孩子們學會用雙眼去分辨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去尋訪小動物能讓他們體會到在田野、在草地、在花園、在動物園探索的樂趣,會讓他們更熱愛動物。
(二) 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實踐
結(jié)合課本知識,讓同學們利用自己身邊的事物來進行實驗。比如說用泡沫、紙做船并將它們放到水里去觀察一下模型船的浮動,是否會隨風漂流等等來讓他們理解船運動的原理。用紙、針、棍子等做風箏風車;教孩子們用放大鏡觀察樹葉的紋理,用溫度計來測量物體的溫度。一件件模型的誕生,一個個實驗現(xiàn)象的了解,有利于發(fā)揮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操作性。孩子們動手做了,在過程中能體驗失敗的收獲和成功的喜悅。
四、 適當鼓勵增強學生信心
在實驗過程中,對遇到問題的學生要適當?shù)毓膭睢@缜懊嬲f到的用紙做船,有的學生做的模型可能不能成功地浮在水面,這時要鼓勵他相信自己能做出成功浮在水面上的船,并且支持他再次動手嘗試。不同小學生的審美方式和創(chuàng)作想法不一樣,對于做出不一樣紙船的同學要贊美他的想法新穎,不能說他做得不好或者不對,只要是動手實驗操作了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因為他們有意識通過自己的雙手去了解去擁抱這個世界。
五、 總結(jié)
要上好一門小學科學實驗課光靠老師指導和學生動手操作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激勵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讓代表發(fā)言,針對不同學生的發(fā)言指出其中的閃光點,并對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充。在實驗的最后,老師要總結(jié)實驗的結(jié)論,指出同學們表現(xiàn)精彩的地方,可以讓同學們寫一篇實驗總結(jié),重點談談各自在實驗中的收獲。在下課之前安排學生收好實驗器材,注意儀器的恢復。只有實踐與總結(jié)的結(jié)合、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合作交流才是達成有效教學的方式
參考文獻: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顧春.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吳振林,甘肅省平?jīng)鍪校f浪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