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主動參與、科學探索、合作共進的有效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應用非常廣泛。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時候合作學習會變成部分優等生的領跑展示,難以全面提升大部分學生的數學解析能力,本文從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弊端出發,探究以行之有效的對策,推動合作學習成為培養學生初中數學解析能力的主要陣地。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解析能力
美國學者哈爾莫斯說過:“掌握數學,就是善于解題,但不完全在于解題的多少,而在于解題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題后的深思探究。”教學生學數學的過程就是不斷培養與提升學生數學解析能力的一個過程。相較于枯燥的教師講解,學生聽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在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主動參與、科學探索、合作共進等學習品質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由于學生能力、解析水平等本身存在差異性,因此在合作學習這一活動平臺上,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能盡如人意。
一、 合作學習在提升學生解析能力層面存在的弊端
現在大多數班級都已經具備了相對固定模式的學習小組,但是深入內容調查可以發現,有的班級小組編排是以座位臨近為基礎,還有的參考數學科目成績ABC來分組,還有部分班級是采用抽簽方式來隨機搭配學習小組。所有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提高學習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他們在學習基礎、性格、能力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分組之后暴露出諸多不和諧因素。如有的學生內向膽怯,在小組討論及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參與度較低,很多觀點也存在隨波逐流現象,難以提升解析能力;更有學生直接神游天外,抄襲他人勞動成果;還有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直接主導了全過程,他們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根本不顧及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度,也難以實現幫扶作用。
二、 以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初中數學解析能力的有效對策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小組合作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發揮好組織者、引導者、管理者、參與者、評價者的督導作用,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有效保障,數學解析能力也要顯著提升。
(一) 不斷優化調整小組合作模式
在數學學習小組的建立初期,教師可以參考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教師要對小組合作的分組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優化。例如將部分不善合作的同學,編入合作良好的小組,讓組長發揮好幫扶作用,明確各個組員的分工和任務,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討論、探究的過程中;再比如有的小組長只顧個人學習,不能照顧部分后進生,這時候就需要更換小組長,引入流動任職小組長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用武之地;根據學生的性格,為不同的組員布置一些小的附加任務,譬如讓一些懶惰的學生擔任記錄員,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二) 一課多研確保小組學習效果
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由教材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充分利用教材教學資源的前提下,有意識地主動為學生挖掘更多教育信息和教育資源。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疑問:除了教材上給出的判定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其他的方法為什么不可以?此時,作為教師鼓勵小組選定一個法則自己去進行論證,以小組合作引導學生一同去探究,找出反例去證明其他的判定方法為什么不可以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這樣既讓學生全面地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也在學生之后的習題練習中避免了使用錯誤的或不全面的證明方法。共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數學問題有了具象的認識和把握,在思考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本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定理和證明變得有趣,學生學起來就會輕松。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水平,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還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要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三) 注重課堂反饋構建高效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中,完善的評價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完善的評價制度包括對各個小組綜合表現的評價、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個人表現、教學效果的評價等方面。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按照所提供的數學教材來開展教學工作,抑制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比如在學習區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隨機事件時,在講解完三者的概念之后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學生分別舉例說明什么是隨機事件,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合理的評價制度,不僅要對每個成員的進取心與創新性進行評價,還要對小組內部的合作共進展開客觀分析,這樣可以鼓勵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熱情和積極性,還能幫助組間互相學習、競爭。對表現好的小組或者學生給予合適的表彰,可以很大程度上,給他們繼續努力的信心。由此,合作學習模式的成功應用,完善的評價制度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三、 結語
數學科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反饋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斷進行優化與調整。培養學生的解析能力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解析能力,讓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薛麗.關注合作,攜手共贏——淺談小組合作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實踐[J].發現:教育版,2017(1).
[2]安宇杰.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分析[J].好家長,2015(51).
作者簡介:
周強,江蘇省邳州市,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鎮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