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鴻 關欣 趙丹楓 張晨靜 張書臺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延續的基礎,體現了中國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文化走向的必要手段,如何在非思政課程學習中加入思政內容是教師的職業責任。文中討論《Photoshop入門與提高》課程中引入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突出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審美、立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Photoshop;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價值觀
一、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高校教育理念轉變背景下,如何將《Photoshop入門與提高》與思政教育有機地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實現教書與育人的和諧統一,是目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Photoshop入門與提高》是兼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全校公選課程,屬于通識教育課。該課程理論性、實踐性均較強,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原則,注重上機實驗。培養學生將課程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運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圖形圖像的處理,通過上機練習和作品設計掌握軟件的操作方法與技巧,提升對各種圖形圖像進行平面設計的能力。側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二、 課程概況
《Photoshop入門與提高》是全校公選課,學生來自于各個院系,基礎各異,專業背景不同,理工方向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從審美和立意角度來說偏弱,但思維活躍,而選課的目的主要為專業中涉及的圖像進行美化處理。文科生設計內容豐富,技術能力偏弱,選課的目的主要是匯報PPT圖片的處理和設計。而現有教材和案例都是注重技術和方法,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要在講技術講審美講立意的過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難度比較大。
三、 授課方法改進
為了把課程建設成質量高、學生滿意的公共選修課程,近年來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基本措施有:
(一) 制定并完善教學大綱
制定符合各專業背景學生需要的教學大綱,再進一步完善。教學大綱要體現先進的教學思想,做到體系完整、重點突出、注重能力、不斷更新。
(二) 制定教學講義
根據本課程的需求,安排教學內容,并制定講義。講義要求難易適中,覆蓋面廣。
(三) 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在教學中以“傳、幫、帶”的方法,不定期派送教師到高校和相關會議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 改進教學方法
通過引入和分析教學案例,促使學生從現實角度看待問題,由實例中把握原理,配合深入淺出的講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建設網絡輔助教學環境
充分利用EOL教學平臺,從網絡課堂、到在線互動,將各種方式納入整個教學的計劃和安排中。尤其是在線師生互動,讓授課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反饋,及時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求。
四、 德育在課程引入情況
(一) 加強課題組教師的思想政治學習和培訓。讓課題組教師深入到思想政治課堂中去,提高教師這方面的教育能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教學大綱、備課環節。
(二) 在上課環節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通過形象化的教學來輔助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加大信息量,通過形象化的教學來輔助課堂教學。比如根據教學進度有計劃安排學生觀看《大國崛起》《走向海洋》《中國氣象頻道二十四節氣》等視頻,通過圖、文、聲、像等手段,大力弘揚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信念,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還可以利用微信、QQ等方式進行有關中華文化問題的溝通交流。做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三) 將Photoshop各個章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夢、改革開放40周年等時政相關的有教育意義的題材有機結合。如:講解字體特效時,制作“中國奇跡”;講解剪切蒙版時制作“美好生活”;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足,明天會更加美好。
(四) 考查環節。結合中國夢、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等有意義事件,在題目上設置開放性的題目,在考查學生對學科知識掌握的同時,有對自己國家文化思想理念、價值觀、民族精神的思考,調動他們學習Photoshop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自己的作品詮釋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使他們成為不斷創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生力軍。在點評過程中對積極向上的顏色運用和弘揚愛國精神的立意給予肯定,并在技術處理上給出建設性的意見。
五、 實際效果
通過五年的教學實踐和積累,無論是素材和案例,還是學生學習效果都有很大進步,學生由選修課混學分到學到技能的轉變,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教學效果,甚至出現選過課學習結束,下一年還繼續來班里學習的學生。通過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上也在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思想,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傳統文化的思想融入技術類的課程中,通過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和各地民族特色藝術的了解,提高了審美水平,提高了藝術鑒賞水平和辨識能力,在參加大學生技能大賽中明顯比其他同學有想法。
總之,通過在技術類課程與思政教育結合不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藝術修養,而且對提升其文化自信,激發其愛國情懷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均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M].
[2]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作者簡介:
艾鴻,關欣,趙丹楓,張晨靜,張書臺,上海市,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