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學習階段,物理是令學生較為頭疼的一門學科。因此,為了緩解學生學習物理的困擾,傳統模式的教學方式已不再是最佳選擇。物理講究科學,在課堂上應結合社會實際,創設出合理的問題情境供學生思考。當然,在目前的高中物理課堂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本文根據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提出一些分析與策略,以供相關學士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教學創設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幫助學生緩解在學習物理時的壓力,不斷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一味地灌輸知識給學生,并未讓學生親身體驗其中的奧妙。所以在新模式下,學生更能以科學、理性、主動的理念去學好物理。作為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為宗旨,擺脫以往的教學方案,積極地利用問題情境的創設來教學。因此,為了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這種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一、 高中物理教學中現存的一些問題
(一) 目前高中物理還未以新模式運用于課堂
高中教育是素質教育,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應對高考,所以許多高校并未運用創設問題情境來教育學生,這也約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物理知識,若一味地以抽象的形式教育學生,最終得到的效果一定不是滿意的,而且也拖延了教學的整體進度。由此推論,傳統的教學已不再適應,新的教學理念才是最佳選擇。
(二) 教師缺乏問題情境創設的經驗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新理念,教師因常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新型模式并不能熟練運用。在日常教學課堂中,教師會經常在情境的創設中遇到障礙,導致課堂氣氛變得尷尬,學生也難以集中精神聽課。比如,在魯科版物理教材必修二中,功與能的知識就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創設來了解,流動的河水沖走小石塊;飛行的子彈穿過木板;壓縮的彈簧將物體彈出去等等。只要在實際生活中能出現的,均可以利用創設問題情境來分析問題。但教師的教學經驗尚且不足,無法將情境教學完美掌握,這對學生的學習只能帶來負面影響。
二、 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的建議
(一) 利用具體實驗幫助學生思考問題
學習物理知識,就是要通過具體的實驗來了解相應的知識,只有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掌握得更牢靠。每個物理實驗,都是一個獨特的問題情境,在高中魯科版教材中,與之有關的實驗題便有許多。
1. 在必修一教材中,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在實驗之前,學生要進行自主性學習,學會利用列表法、圖像法和函數法處理彈力與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系。其中實驗原理是彈簧下端懸掛的鉤碼靜止時,彈力大小與所掛鉤碼的重力相等,即F=mg;彈簧的原長l0與掛上鉤碼后彈簧的長度l可以用刻度尺測出,其伸長量x=l-l0。根據這些原理,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改變鉤碼的個數來測量彈簧的伸長量,并用列表、圖像和函數清晰地描述出來,最終得到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
2. 在研究運動的描述時,學生可利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或電火花計時器來完成相應的操作實驗。利用小車在鉤碼的拉動下帶動紙帶的運動,便可以用這兩種儀器在穿孔紙帶上打出的連續點,最后便能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以及在每段時刻的近似速度。通過多次的連續實驗,學生便能輕松掌握打點計時器的運用原理,也能理解如何利用紙帶計算加速度。
通過上述兩個例子,可以明白物理實驗在問題情境中的應用是有效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實驗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其更能加固學生對具體實驗的印象。
(二) 利用計算機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在物理課堂上,利用計算機媒體技術也能創設物理情境?,F在多媒體技術在許多高校都安裝運用,其工作價值也會體現。在多媒體技術上,將抽象的問題進行動態的描述,能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加深印象。
例如:在研究小船過河問題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來模擬出小船過河的情境。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小船過河是最經典的運動合成與分解問題,小船在一定流速的水中過河時,實際可分為兩個方向的分運動,即水流運動和小船在靜水中的運動。在利用多媒體演示時,可以研究小船過河時間最小和位移最小的問題。當船頭與河岸成90°時,過河時間最短為d/v;若使位移最小,可根據小船速度與水流速度的大小分別討論。
諸如上述的實驗例題在高中階段還有很多,均可以利用計算機媒體來實現問題情境的模擬。高中物理是抽象的,但在如今現代化技術中,完全可以將抽象的實驗具體化。教師在課前,應事先做好課件,方便在課堂上演示順利,學生也能容易理解。這不僅提高了課堂上的效率,也增加了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 利用生活實際創設物理情境
學習物理,最終要的是體現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物理的一切知識都是對實際生活的不斷探索與發現。而創設問題情境便是模擬出實際生活,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主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在高中物理學習中,許多問題都能讓學生親身體驗。例如: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便可讓學生利用小木塊來進行實驗;在理解伏安法測電阻時,可以讓學生親自組裝電路來觀察電路的整體狀況,并畫出示意圖;在研究能量守恒定律時,依然可以根據小木塊來進行操作。由此可知,創設物理的問題情境,無非是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大自然的奧妙。作為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各種良好渠道,讓學生主動貼近生活,從生活中尋找答案。教科書是死板的,脫離書本的束縛,從問題情境中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拓展思維,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當今教學應重視的環節。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是引領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絕佳方法。教師應充分的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問題情境模式融入課堂上,以提高物理課堂的整體效率。雖然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并不能阻斷問題情境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的應用。只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配合,并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從而將問題情境做到邏輯思維清晰,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極有幫助。因此,創設問題情境在高中物理上的運用是高中教育階段不可忽視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展宗財.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28+133.
[2]胡清.解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2):79.
作者簡介:
莊碧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