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技術作為信息化的一種產物,符合當下新課改的要求,通過多媒體將圖片、視頻、聲音等豐富的素材融入教學中,讓枯燥的課堂變得形象生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自由地吸收課堂中的知識。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有效途徑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進步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中小學生的課堂中,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走進初中的課堂,讓學生和老師都獲得了極大的便利,對課堂的效率提升有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當前掌握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師們的一項基本技能,在語文課堂中,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還原文章作者的所處環境,更加有利于學生在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精神內涵。多媒體教學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讓教師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教學,釋放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在目前,多媒體教學中依舊存在部分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糾正和優化,能夠促使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 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 追求趣味性
由于新課改中要求設置趣味性課堂,導致部分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網絡資源,大量下載網絡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在課堂中,占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觀看,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還影響了學生正常的思考。例如,在九年級《賈蕓謀差》的教學中,教師大量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用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播放這一片段,讓學生觀看,僅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對作品進行講述和賞析,這個過程就形成了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二) 過分依賴
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但是有些教師在授課中,大量使用多媒體教學,將原本語文教學中應該由老師來完成的部分采用多媒體代替,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引導性認識,對知識理解不到位,使得教學目標嚴重下降。
(三) 追求數量
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由于網絡的多元化,造成很多老師在選擇課件時,往往在互聯網上大量下載其他老師的課件,然后進行拼接,從而造成對教學目標的不恰當或對知識點的不落實。例如,有的老師在講授《岳陽樓記》的時候,用近五十多頁的PPT講授岳陽樓記的歷史。其中僅岳陽樓的圖片和地理位置氣候等就占了PPT的三十多頁,這個過程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憊,導致分心,分神,造成課堂效果的下降。
(四) 生搬硬套
在教學中,很多老師對于相同的課程內容,往往不進行自己的設計和創作,而是利用別人的課件,直接進行授課。這個過程中,缺乏對本班教學情況和學生情況的融入,造成在課堂中,學生對課件內容要么覺得簡單,要么覺得復雜,甚至有些老師各種拼接,造成教學中,課件的邏輯障礙,給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造成了困難。
二、 有效的解決途徑
(一) 根據教學合理安排
課件的制作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這個環節就是對課堂質量的一個保障,如果教學課件制作中,沒有按照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設計,就會造成課件與教學的脫鉤,給學生的學習造成障礙,因此,在教學前,對PPT課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設計中結合本班的實際教學情況、結合當前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設置形象生動的教學課件。語文教學中,文字是關鍵,對于語言傳遞的內容,是課堂中主要需要學生來學習的,因此要注重文字的學習,而不是將大量的內容用圖片或者視頻代替。
(二) 互動促進教學
多媒體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的投入,讓學生能夠發散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對教學目標的學習。這個過程,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互動讓學生逐漸跟上教師的引導,與文本和教學內容進行心靈的交流。例如,在《海明威的對話藝術》教學中,就可以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對話模擬,來幫助學生理解海明威的對話藝術從而讓教學質量得到更高的提升。
(三) 課堂生動靈活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課本、教師、課堂上找到很好的中心點,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現對課堂的豐富化,引導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課堂授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建立自主學習的學習興趣。
(四) 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根據已有的內容,來深入地發散思維之后獲得的對問題的其他想法和見解。這個過程是學生的主觀活動的一個過程,是學生發揮積極性的一個過程。因此教師在授課中,應該將課堂內容進行有余地的講解,讓學生在掌握一定范圍后,能夠自主的想象,在適當的時候,還需要通過一些刺激的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發揮。如進行寫作訓練或者戶外活動等方式。
(五) 注重教學環節
無論多媒體技術帶給我們怎樣的技術革新,我們所需要教授給學生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如對學生的組織、引導和啟發,這個過程就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考和反饋,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有一個認識,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學的過程。課堂中,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互動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部分內容應該是雙方互動來完成的,如進行古文的朗讀和解釋。
(六) 風格靈活
如果教師在授課的課件始終采用一種風格,那么學生就會因為審美疲憊造成對課件的無感,導致學生在上課期間開小差,不愿意聽課。教師在設計課件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于教學中新鮮元素的融入,確保學生能夠有一種保持對課堂教學的足夠興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 結語
語文課堂中多媒體只是輔助性的,是幫助教師能夠將課堂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地傳遞給學生。教師通過對課程的設計,讓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在課堂中,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實現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春玲,柴超一.淺談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4(2):57-58.
[2]何倦明.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4(8):134.
[3]梁麗芬.淺析多媒體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
作者簡介:
李杰,甘肅省張掖市,甘肅省張掖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