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雅行教育是德育的內化過程,它以行為養成教育為重點,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本內容,積極營造學生自我教育的整體氛圍,使學生在體驗中得到成長,在實踐中得以發展。通過潤物無聲的“雅行教育”培養學生儒雅的儀容儀表、優雅的言談舉止、高雅的氣質情操。小學正是打好文化基礎和素質基礎的黃金時段,這個階段加強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品德習慣的養成教育是至關重要。
關鍵詞:雅行;德育;農村學校
雅行教育是德育的內化過程,它以行為養成教育為重點,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本內容,積極營造學生自我教育的整體氛圍,使學生在體驗中得到成長,在實踐中得以發展。通過潤物無聲的“雅行教育”培養學生儒雅的儀容儀表、優雅的言談舉止、高雅的氣質情操。小學正是打好文化基礎和素質基礎的黃金時段,這個階段加強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品德習慣的養成教育是至關重要。為此,華豐中心小學提出以創建“雅行教育”辦學特色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學校德育處根據這一思路在學校全面開展雅行教育活動。
一、 “雅行教育”的深刻意義
雅是什么?古訓為合乎規范之正道。雅者,不卑不亢,不粗不俗,落落大方,溫文爾雅,君子之風范也。行是什么?行者,踐行之,心性外化之,言行舉止合一也。可說“君子”教育即“雅行”教育思想之精神前身。
簡單地說,雅行教育即文雅而有修養,博學而有品位。大家都希望能把孩子培養成為知書達理、秀外慧中的人。“秀外”就是對人外部行為表現的要求,如儒雅的儀表、優雅的舉止、文雅的言談、高雅的情趣等;“慧中”是對人內在素養、文化底蘊、情感素質的要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書達理”!由此可見雅行教育,它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雅行教育就是養成教育,就是道德教育!
二、 農村學校推行雅行教育的重要性
曾經在一個報道上看到過一位現代學者做過這樣的研究:從腦神經的生長規律來看兒童記憶保留情況,兒童0歲到6歲是一個由稀疏到豐富的過程,而6歲到17歲恰恰相反,是由豐富到稀疏的過程。但到了最終,能在孩子的記憶長河中被永久地保留下來,并內化為一種本能的行為的,只有那些養成習慣的、經過了練習的、得到強化的東西。所以,小學階段是道德養成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強化對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是再合適不過了,通過對學生“雅容、雅言、雅行、雅情”的引領教育,反復地訓練,將為孩子的終身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礎,做一個“幸福成長的人”!
青少年應該成為引領社會風氣之先的力量。而華豐中心小學地處城鄉結合部,由于時代的發展及地域經濟特點的綜合原因,學校生源較為復雜,呈現出“三多”的現象——“外來務工子女多、留守兒童多、少數民族兒童多”。面對這一特殊的教育群體,我們是和廣大家長一樣“重知識輕能力”?還是放慢腳步,因材施教“重品德提能力”呢?我們的教育到底要傳承什么,創新什么?這些都引起了我們的深思!通過了考察、論證,最終這個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融合了中西教育理念的“雅行教育”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認同。對于這樣的學校,面對這樣的學生群體,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從學生的道德教育做起,從學生的養成教育抓起!那就是積極推行“雅行教育”。
三、 雅行教育給農村學校帶來的新面貌
“雅行教育”的理念滲透到華豐中心小學每一個角落,學校把“雅行”的德育工作主要抓手,使“雅”植入全體師生心田,深入全體師生的骨髓中。在學校中積極推行“九雅十一好”,達到“儀表儒雅、舉止優雅、言談文雅、情操高雅”的教育目標,提高了學生的公民素養,提升了校園的文明程度。
(一) 雅行教育造就和諧校園文化
校園里的每一處景觀,無不體現著雅行文化的內涵。學校認真做好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創設雅行氛圍。利用傳統文化進行熏陶感染,學校在廣場上設有傳統文化浮雕墻德文化墻、《小學生雅行規范歌》;教學樓走廊、樓梯、餐廳等學校的公共地方張貼親切的各種文明提示語,如:“輕輕地,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美德”“滴水湊成河、粒米湊成籮”等,學生能夠理解的語句,來時刻督促學生做一個雅言雅行的好孩子。
校園的每一寸環境文化,都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師生的品行是否端正、文雅?華豐中心小學里樹蔥蘢、草茂盛、花嬌艷,這里的孩子用他們的愛心呵護著這里的一草一木,使得這里四季如春!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校園”!走進學校的任意一條路徑、任意一道樓梯、任意一間教室、任意一個廣場,你只能用一個詞去形容它,那就是“干凈整潔”!是的,“雅”已深入學生的心靈、成了一種內驅力,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習慣!雅行教育營造了一個和諧優雅的校園文化!
(二) 雅行教育孕育“雅行好少年”
雅行教育是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體現了德育的實踐性,她使優秀文化內化為高尚的品質,外化為高雅的行為。
校門口輕輕地一聲“老師你好!”“老師再見”;樓道里齊齊的一排靠右行走;食堂里有序地排隊取餐、安靜就餐;集合時的快、齊、靜;教室里認真聽講、專心練習,正是一個個“雅行好少年”的縮影。學校引導學生“知雅規”“練雅行”“揚雅風”,要求學生做到“上課雅、集合雅、課間雅、走路雅、語言雅、就餐雅、校容雅、著裝雅、居室雅。”培養“知書達理”的雅行好少年。
(三) 雅行教育締結幸福果
雅行教育最大的成效在于她改變了人的心智模式。現在,健康的身心,高雅的行為,良好的文化基礎,豐富的人生經驗,深厚的人文關懷,積極的創造精神,對人類的熱愛,對幸福的正確理解,這些能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的核心素養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成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開展雅行教育以來,學生之間比文明守紀、比快樂學習;教師之間比教研學習、比團結奉獻成為“共同約定”。“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省教改示范校”“市級文明校園”“市德育先進校”等,正是華豐中心小學這樣的農村小學推行雅行教育締結的幸福果實。
“雅行教育”是我們踐行“讓生命快樂成長,為孩子奠基終身”的重要方法,是加強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我們堅信“雅行教育”必會是農村小學的藍天,我們一定會實踐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雅行教育”之路,今后,我校將繼續加大力度,將“雅行教育”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姜軍.雅行花開,班級溢香——雅行教育實踐感悟[J].教育,2018(1).
[2]段英姿.提升教育形象,推進雅行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7(13).
作者簡介:
陳燕月,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華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