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眾所周知,中華武術由來已久,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綻放著自身獨特的光輝。在延續不斷的繼承與發展中,不僅把武術魂深深地根植于中華人民的心中,也把中華武術這一瑰寶傳播到了世界中去。當前以弘揚與傳播中華武術、傳承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通過在中小學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來使得中小學生更好的領悟中華武術精神,也使得中華武術能夠更加有效地在中小學中進行推廣與傳播。本文試簡要分析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現狀,由此來探討相應的發展策略,以便于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在能夠更好開展的同時,也能夠調動中小學生對于武術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更好的推廣中華武術。
關鍵詞:武術;中小學;校園
中華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自身的獨特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人民,在經過歷史的洗禮后依舊熠熠生輝、大放光彩。將中華武術引入到中小學校園中去,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不僅能夠增強自身的體魄,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獲得了與自我保護能力相關的教育。對于中小學學校體育教育來說,在能夠豐富學校體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也能夠弘揚和發展中華武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
1 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現狀
1.1 學校武術教學內容匱乏,教學方法陳舊
為了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積極的將“武術進校園”活動章程列入到中小學體育教學規劃中,詳細具體的安排相關武術體育課。但是經過調查發現,不少中小學學校不重視與武術相關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小學武術教學內容匱乏、教學方法陳舊等情況依然存在著。
究其原因可以羅列如下:1)有些學校依然秉持著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課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認為文化課比體育課更加重要。2)學生家長輕視中華武術進校園的重要性,更加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缺乏對學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甚至有些偏激的家長不支持學校所開展的“武術進校園”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武術體育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相互融合。3)因為出于學校擔心自身口碑下降、體育教師害怕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突發性事件等因素的考慮,不少中小學學校依據學校自身實際情況減少了學校武術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并且由于缺乏開拓創新新課堂的精神,從而導致學校武術教學方法陳舊。
1.2 武術教師資源不足
眾所周知,教師在教與學的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教師教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吸收學習知識的效果如何。據調查研究發現,不少中小學多多少少存在著武術教師資源不足的現象,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中小學生對于中華武術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中華武術在中小學中的傳播與發展。
深入探究其原因發現主要是因為:1)有些中小學的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與能力不高,沒有經過系統詳細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與學習,對與中華武術相關的武術理論知識認識不深刻,由此出現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性不能滿足實際中華武術教育教學內容的相關要求的現象。2)不少中小學體育教師缺乏對中華武術教學的理性客觀認識、難以發現與掌握中華武術教育教學的特點。中華武術以其自身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使得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容易掌握其要領和特點,不少體育教師對武術教育的領會只停留在淺層,只認為通過武術的教育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魄,不能夠深層次的領悟到武術教學還能夠起到磨練學生的意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3)不少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高校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與接觸到武術技能后,沒有進行過更為詳細系統的繼續教育與學習。
1.3 中小學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不足
眾所周知,良好的興趣對學生學習與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與引領作用。當前發現不少中小學學生缺乏對武術學習的興趣。這主要是因為:1)不少的中小學學生更加傾向于學習武術中更具有實戰性、難度更大的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與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相悖,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興趣。2)武術教學中有些技法難度過高、套路過于復雜,使得不少學生不易掌握,從而降低了對武術學習的積極性。3)學生缺少對武術教育重要性的理解。
2 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的發展策略
2.1 教學內容創新,增加武術校本教材
1)結合中小學學校的實際情況來豐富武術教學內容。結合當地教學實際與武術教學特色,以此為指導來豐富武術教學內容。可以更多的選擇太極扇、太極拳、雙節棍等相對簡單、操作性更強的武術項目。2)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突出創新精神。學校武術不單單只局限于武術體育課這一種教學形式,學校開拓創新以快樂健康學習為宗旨更多的可以選擇課間操、興趣小組、俱樂部等更具有靈活性與可操作性的創新教學形式。3)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設置更多元化的目標。武術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魄,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還可以使得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素質得到綜合的發展,培育高素質的人才。
2.2 擴展武術教師資源
當前武術老師專業性不高、缺乏相關教師資源的現狀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解決:1)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武術教師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定期組織相關教師更進一步的學習武術知識與技能,加深其對武術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鍛煉其武術教學能力。2)拓寬途徑來招聘優秀骨干武術教師。學校可以通過提升薪金、聘請知名專家、優化自身辦學實力等途徑來引進更為優秀的武術教師。3)更為便捷的途徑也可以通過在本校尋找對武術教學感興趣、具有相關特長的其它學科教師來擔任相關的武術教師。4)加強與其他臨近中小學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在相互溝通之間交流武術教學經驗,分享先進的教學成果。5)加強學校、家庭、社區三位聯動,以此為途徑來尋求更為優秀的武術教師。
2.3 培養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在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教與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途徑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關于培養學生武術學習的主動性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實現。1)通過使用不同的教學形式來引導學生認識到武術教學與學習的重要性,領會武術學習的魅力。可以選用更具有創新性的途徑,例如:開展知識講座、播放武術教育電影等創新形式。2)營造更具有吸引力的課堂教學氛圍。更新傳統課堂中的教育教學形式,改變教師滿堂灌知識點的現狀,多給予學生進行反饋與反思的時間,從多方面上調動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3)將課程內容設置與學生自身興趣特點有機的結合起來。合理運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原則,同時多方面的了解學生自身關于武術學習的興趣以此來改善相關的武術教學內容與形式。
當前,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著消極的影響。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研究,可以通過采取教學內容創新,增加武術校本教材、擴展武術教師資源、培養學生興趣等發展策略來緩解當前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不良現狀,以此來提升中小學武術教學的質量,推動中華武術的繼承與發展,同時體育教育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由此來推動中小學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畢四剛.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及建議[J].體育教學.2016,(6).
[2]牛凱.中國傳統文化的武術人文精神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6,(9).
[3]王忠勇.高校武術與全民健身[J].體育學月刊.2017,(6).
[4]武建偉.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的普及現狀及對策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