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實驗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安全知識教育,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學習安全知識,通過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培訓安全技能,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提高學生的安全素養。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安全素養;教學策略
化學實驗是學生掌握化學基本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對于高中生而言還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知識點。2017版新課標要求高中化學教學要通過化學實驗展開多種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從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只是單純地對實驗內容進行講解,而忽視了實驗安全方面的教育。但在實驗中經常會用到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的化學試劑,且化學實驗中常使用的玻璃儀器容易引發割傷,酒精燈等加熱工具使用不當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實際實驗課上多數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在實際操作中存在操作不熟練、不規范,使得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就需要教師注重安全知識教育,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學習安全知識,通過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培訓安全技能,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提高學生的安全素養。本文作者從實際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安全教育展開探究。
教學中要提高安全教育在實驗中的地位,安全教育應貫穿實踐教學的全過程。首先,實驗準備工作中就應該包括學生的實驗安全預習報告。安全預習報告可以包含以下內容:
1. 學生應該認真閱讀實驗室安全守則,熟悉實驗室的安全設備(如滅火器、通風廚、眼睛沖洗設備等)的位置并仔細閱讀操作手冊,熟悉操作程序。
2.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本次實驗所用化學儀器和藥品可能存在的危險、安全預防措施和緊急處理方法。
如果有其他更安全的化學藥品或方法同樣能達到實驗目的,應該選用較安全的化學藥品或方法替代。通過實驗前的安全預習報告使學生對可能發生的情況有心理準備。在實驗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集中精力有序地展開實驗,禁止喧鬧等不負責行為。要求學生按照實驗要求的試劑名稱、試劑計量和滴加順序進行實驗,不要擅自更改用量和試劑。實驗后,務必給學生強調實驗后有關實驗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廢液、廢品的回收,關閉電源,整理實驗桌面,歸類存放試劑藥品等。
關于實驗安全知識還可以收集整理實驗安全事故的有關新聞報道、視頻、圖片等,讓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有關實驗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用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對安全知識學習的渴望,讓學生認識到安全知識的重要性。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既能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又能加深學生對實驗安全事故所造成傷害的認識。但在安全知識的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事實危言聳聽,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不敢動手操作實驗,進而失去了實驗的意義。
實際的實驗過程中如果一旦發生實驗事故,如果等學生報告教師后教師再去處理往往就錯過了處理事故的最佳時機,就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因此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如何冷靜有效地處理實驗事故,爭取將風險和傷害降到最低。如:實驗桌面上某種化學試劑著火了,為防止火勢擴散及蔓延,必須首先切斷電器總電源,迅速移走周圍的可燃物品,關閉一切通風裝置,減少空氣流通,再選用合適的滅火設備進行滅火。為了減少因為化學試劑揮發、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毒性較大的物質,以及一些反應中可能出現的爆炸現象等會對實驗操作人員帶來危害的因素。我們可以將實驗中的試劑用量改小變為微型微量實驗,這樣反應過程產出的有害物質隨之減少,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此外,采用微型微量實驗還可以縮短實驗時間,避免學生因實驗時間長而失去對實驗的興趣。
實驗報告直觀地反應了學生的實驗結果,實驗報告中有實驗反思和實驗評價內容,可以將實驗安全作為實驗反思和實驗評價的一項構成,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實驗前實驗安全的預習報告評價,實驗過程中裝置、設備、化學試劑的安全使用情況評價,實驗后“廢液、廢品、廢渣”的回收處理評價,實驗桌面的整理、關水、關閉電源等的評價,實驗事故發生后的處理情況都可以作為評價的內容,并讓學生就自己的表現作出反思,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實驗安全習慣。實驗報告最后安排幾道實驗安全習題,使學生對實驗安全知識進一步鞏固。長期以往,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化學實驗安全素養。
參考文獻:
[1]馮軒.淺談中學化學實驗室規范管理及安全教育[J].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2013.
[2]陳麗會,田榮強等.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安全教育[J].廣州化工,2018(4):163-164.
[3]王晨.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作者簡介:邢海燕,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