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環
摘 要:小學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學習語文、語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但是剛入學的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學會辨別、運用拼音對于他們來說是一項枯燥而且有難度的任務。如何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把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采取趣味性教學以及有效性教學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從而提高拼音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趣味性;有效性
一、講究教學方法,突出拼音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使低年級小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拼音,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增添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積極踴躍地參加到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拼音知識編成兒歌,帶領學生邊做動作邊唱兒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例如,在教學生“ɑ o e i u ü”時,根據歌詞中的動作學生也模仿著做出相應的動作,并且跟著教師一起準確大聲地讀出拼音。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編唱兒歌:
花花唱歌,張大嘴巴ɑ ɑ ɑ;
小公雞打鳴,嘴巴圓圓o o o;
小白鵝照鏡子,嘴巴扁扁e e e;
媽媽晾衣服,上下對齊i i i;
小烏鴉銜食,嘴巴小小u u u;
小金魚吹泡,嘴巴扁扁ü ü ü;
整個過程中學生從與教師一起編兒歌到一起講兒歌唱出來最后到學生將拼音會讀以及記住拼音,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還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會拼音的讀和寫,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充分運用故事,增加拼音教學的神秘色彩
對于小學生來說漢語拼音比較枯燥,所以在教學上教師應該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并能夠與教材中的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創造一定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熟悉掌握漢語拼音甚至會靈活運用漢語拼音。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故事十分喜愛,所以教師在拼音教學中應該利用拼音編故事給學生講。
例如,在教學生“yu”的拼音,讓學生能夠分清ü在什么時候用u來表示。教師可為學生講,在“很久以前有為y媽媽出門不在家,留下小魚(ü)自己,小魚(ü)大哭,y媽媽回來將小魚(ü)緊緊抱在懷里擦掉了眼淚,小魚(u)和媽媽不再分離。通過故事可以告訴學生整體認讀音節y+ü要去掉兩點變成yu。”還可以再給學生延展一些內容,變成順口溜的形式讓學生記憶“j q x真淘氣,見到魚(ü)眼就挖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輕松地記憶掌握字母ü的用法,突破了拼音學習的一大難點,提高了拼音教學的效率。
三、關注教學過程,注重拼音教學的實效性
1.關注重點,突破難點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拼音是語文學習的開端,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分清側重點,在學習難點時一定要仔細設置教學方案,著重講解。還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對平舌音、翹舌音以及鼻音的讀法,對于發音不準的學生要加強練習,可以讓學生練習相應的繞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不要把十四說成是四十”等,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舉辦相應的繞口令比賽,對發音準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對相對差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引導。這樣既能夠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拼音,增加拼音教學的趣味性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準確發音,確保拼音教學的實效性。
2.聯系生活,以用促學
“學習之用”是一切學習的最終目的,拼音教學也是如此,教學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拼音。所以對于教師教學來說,應該注重聯系生活,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比較熟悉從而能夠更加輕松地掌握拼音知識。在教學具體音節時教師要盡量列舉生活中常見事物的發音,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將自己的文具上面貼上相應的拼音標簽,以及自己家里的電視、冰箱、衣柜等都貼上拼音標簽,這樣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地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境。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練習聲母、韻母拼寫等,教師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的家長寫信,從而讓學生對拼音的了解進一步提高,還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漢語拼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讓拼音生活化,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促進學生自主運用拼音,實現拼音的實際效用。
總而言之,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一切的開始,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教學,保證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實效性,提高小學拼音教學效率,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起到奠定基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巧紅.小學漢語拼音的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
[2]賀春燕.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引入游戲元素的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3]張金玲.讓漢語拼音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1):97.
[4]任吉利.小學漢語拼音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16(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