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梅
摘 要: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問題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問題。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在各大會議上一直強調,領導干部在推動依法治國的過程中擔負著重要責任,要發揮模范作用,在法治素養方面要有更嚴格的要求。
關鍵詞:領導干部 法治素養 提升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一、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素養的重要性
新時代領導干部必備的法治素養應當包括應有的法律知識、法治意識和法治實踐能力。領導干部作為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其法治素養的高低決定著依法治國的進程,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
1.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領導干部提升法治素養
領導干部作為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力軍,提升法治素養,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才能在改革中做到于法有據,使改革不偏離法治的軌道,從而使國家治理體系更加有效運轉。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領導干部提升法治素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面對新征程新目標新要求,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重考驗,普遍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是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因素。著力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更加扎實地推進法治建設,努力在全國工作的各個方面實現法治,為中國法治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領導干部提升法治素養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會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是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障,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領導干部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理應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因此領導干部具有法治意識、法治信仰、法治實踐能力,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二、一些領導干部在法治素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法律認知不夠,缺乏全面性系統性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推進,領導干部學習法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有了較大的提高,對基本的法律知識特別是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從總體上看,很多是停留在表面上。有些領導干部只專于部門法,對憲法、民法和刑法知識等比較陌生,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
2.法治意識淡薄,缺乏堅定的法治信仰
法治意識是法治觀念和思維的總合,是依法行事的意識,也是構成是法治社會中法治國家的精神內涵。人們欠缺法治意識和法治意識淡薄,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就很難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法治”,從根本上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識,讓“法治”根植于公眾的內心,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奠定了精神基礎。
三、領導干部提升法治素養的路徑
領導干部作為特殊的群體,其法治素養的提升,要有針對性的路徑:
第一、領導干部要尊法學法,應強化教育培訓
法律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培養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首要任務就是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在擁有必要的法律知識儲存基礎上,建立正確的法治思想,確立堅定的法治信念。
第二、領導干部要帶頭守法,應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領導干部帶頭守法著力提高自身的法治素養,要做到兩個方面:
一要牢記法律紅線不逾越、底線不可碰。領導干部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做到: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把對法律的敬畏、對法治的信仰轉化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謹記不可逾越法律紅線、不可觸碰法律底線。
二是要認真對待監督。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權衡領導干部法治素養水平的根本標準是如何處理監督,他們是否能夠自覺接受法律監督,以及能否根據法律規定自覺地接受特殊監督、社會監督、政黨監督和公民監督以外在監督促進內在遵守法律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的自覺實踐。對領導干部的監督起關鍵作用的主要包括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既有高度內在一致性,又有高度互補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監督得到有效加強。今年,隨著監察委員會的建立,國家監察法的實施,對黨內監督覆蓋不到或不適用于執行黨的紀律的公職人員,現在可以通過監察委員會依法實施監察,真正實現把權力都關進制度籠子。
第三、領導干部要落實用法,應堅持常態化法治實踐
領導干部學法不是為學而學,提高依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其目標和歸宿,為此,必須在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學習法律運用的積極性和實效性,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真正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檢驗法治實踐能力水平,鞏固法治學習培訓成果。
習總書記曾經提出,對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應該包括能否依法辦事,能否遵守法律等法治考核要素。所以,作為黨委和政府要將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干部考察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適應法治社會要求和不同層級特點的干部績效考核評價制度,在選人用人上,優先培養使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真正讓具有法律背景的人員作為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成為規范,對領導干部法律思維的培養形成積極的激勵和引導作用。而對于那些習慣于人治思維,有法不依、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嚴重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但不能提拔重用,還要依法問責追責。
第四、領導干部要提升素養,還應改善法治環境
法治環境和法治素養是辯證互動的關系。法治素養與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是一種包含于被包含的關系,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提高了,法治思維增強了,自然會促進法治方式的運用;法治的運用越來越有效,自然會改善法治環境。而法治環境改善了,法治氛圍形成了,法治制度完善了,又會反過來影響和促進公權力執掌者提升法治能力,發揮法治的良性循環互動作用。所以,要加強外部環境的建設,從而影響和促進領導干部法治素養的提升。
一是開展法治文化宣傳教育。“以新時代法治文化的力量,去培育法治信念。”用好現代化手段傳播法治文化,用足文藝作品潛移默化滲透的優勢,詮釋好法律知識和法治精神。在全社會創造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為領導干部依法行政創造良好的工作和輿論環境。
二是完善守法誠信、違法失信獎戒機制。促進全社會形成尚德守法的價值取向,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力就有義務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讓尊法守法變成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探索和自覺行為,為培育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提供制度動力和有力保障。
三是堅持德法相融。綜合運用教育引導、文化熏陶、輿論宣傳、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形式,把道德建設納入法治建設各個方面,提倡契約精神,增強規則意識,弘揚公序良俗,引導全體公民,特別是領導干部,自覺守法,以良好的道德行為維護法律權威。
參考文獻
[1]梅黎明.切實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14,(6).
[2]張娟.淺析提升基層干部法治素養的對策[J].法制博覽, 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