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瀟
沈丘縣白集鎮第二初級中學 河南周口 466000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是追求高效率的時代,在教育領域尤為如此,人們傾向于接受方便、快捷、高效的學習方式。在通訊技術發達的今天,各種“微”事物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微博、微信等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除了生活領域,教學領域的資源更新換代也在蓬勃發展中,微課,微格教學,微型學習等,充分迎合了當代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微時代的到來勢必引起當前教學的一系列變革。初中英語教學便可以借助微課進行網絡教學,將處理好的視頻文件資源在指定的信息平臺中共享,從而讓學生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學習英語,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必須學會利用微課進行英語教學。
“微課”不是45分鐘課堂教學的“微縮”。微課是一種具有明確目的、基于某一教學環節或者知識點而專門設計的新型教學資源。它以微視頻為核心資源,包含與教學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從而形成半結構化、網頁化、開放性、情景化的資源動態生成與交互教學應用環境。胡鐵生認為,微課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
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第一,教學時間短。微課時長一般控制在十分鐘之內,符合學生視覺駐留規律和認知學習特點。微課以教學視頻為載體,依據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的特點,一般把握在10分鐘以內。第二,教學目標清晰,知識點單一。微課主題突出,集中體現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教學環節。第三,學習方式靈活。傳統的課堂講解不能回放,如果學生走神或請假,就會影響當堂知識的習得,而微課是視頻的形式,學生能夠在課下隨時重播、暫停,按照自己的接受程度來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將其用在課上也可用于課后,既可以查漏補缺又能夠強化鞏固知識。
微課短小精悍,其資源組織方式也滿足了學習者隨時隨地進行移動學習的需求。具有主題突出、類型多樣、情景真實、交互性強、可生成性、使用方便等諸多優勢。
傳統英語教學主要依賴于課堂45分鐘時間,由于小班化教學沒有得到普及,使得這種“集體化”教學背景下的學生難以被全面兼顧,加之傳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不緊密,使學生在課堂中對模糊的知識點難以得到當堂解答。長期如此,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便會逐漸下降。而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便能夠有效地打破這一教學限制,即使學生回到家中亦可以對白天所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回顧,從而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仍然將考試分數作為重點,這便導致中國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低下,即“啞巴英語”現象的產生。然而,微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便能夠很好地實現這一標準,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實踐進行訓練的同時,又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分析,為英語教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與評價平臺。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展現形式,以互聯網為平臺發展起來的。綜合了圖像、聲音、文字,可謂圖文并茂,繪聲繪色,很容易吸引初中英語學習者的眼球,趣味十足。微課往往是以英語某一個話題進行教學設計的,具備特定的教學情景,對正處于求知欲旺盛時期的初中英語聽力學習者而言,更加樂于接受,很容易增添其學習英語聽力的興趣。
微課教學模式綜合性較強,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亦能夠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提出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英語綜合素養,這對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微課教學模式的作用下,學生能夠最大化地提升學習質量和效率。
在教師正式開始一堂課的講授之前,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與內容相關的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一方面學生可按照微課內容進行預習,提前明確學習的重難點,一方面通過微課也會營造一種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本節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將微課應用于課上,可輔助教師講解,起到補充和鞏固的效果。初中九年級第二單元的語法微課應用設計思路:基于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首先要滿足所有知識點,涵蓋賓語從句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附有隨堂試題,可使學生進行及時評價與反饋;其次,由于學生己經具備較高的基礎,知識點的講解應該盡量豐富。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最終在華師慕課上選擇了濟南八中戴明妮老師關于賓語從句的講解作為本節課所需的微課視頻。
根據自主學習教學理論,將微課視頻用于學生的課后復習,對學生而言,可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通過自我監督,自我強化等實現學習目標,符合復習課的自主性和針對性原則,可查漏補缺,更深入、更系統的學習;對教師而言,將微課視頻用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復習,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一遍遍講解的壓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會有所收獲,得到專業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