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宇
就師范類英語專業教學而言,寫作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就師范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寫作能力則是衡量其英語能力的重要標志。依據英語專業《國標》的文件精神、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和教師專業素養的要求,縱觀目前師范類學生的寫作現狀,不難發現,師范類英語專業的寫作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智慧的缺失、教學方法的陳舊、評價方式的單一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著師范生寫作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高。因此,寫作教師應正視寫作教學現狀,反思自己的教學,并及時制定應對策略。
師范類英語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合格的中學英語教師。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聽說讀寫能力是其基本的教學能力,而寫作能力則是核心能力。但長期以來,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較低,它反映出寫作教學的確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教學智慧的缺失。寫作是“把題材從潛意識中提取出來,讓清醒的頭腦能夠審視它們并對其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而寫作教學則是一種教師指導、引導和誘導學生竭盡全力將“潛意識”中的“題材”提取出來,并能用敏銳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加以審視,進而較為順暢地表達出來的活動。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智慧。可是,目前的師范類英語專業的寫作教學在課堂語言的運用方面,出現了教學智慧嚴重缺失的現象。
1.導入語缺乏趣味性。在寫作教學中,導入語是一堂課的前奏,也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而理論知識作為學生寫作實踐的基礎,是必須要講授的內容??墒牵碚撟鳛橐环N靜態的知識,要想讓其在學生的寫作活動中發揮作用,首先就必須讓這些靜態的知識“活”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盡最大可能在他們的寫作活動中產生一定的效能,這樣才能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知識的價值所在。因此,導入語缺乏趣味性,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寫作興趣,也使他們對寫作知識的價值產生了懷疑,也就直接影響了寫作能力的提高。
2.講授語缺乏通俗性。講授語是教師教學語言的核心,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它對學生獲得寫作知識、培養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為處于“象牙塔”中的靜態的寫作知識,只有走出“象牙塔”,走進學生的寫作活動中來,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在寫作教學中,由于教師的講授語言缺乏通俗性,從而使那些高深而艱澀的理論知識難以被學生接受,自然對學生的寫作活動也就沒有了任何指導意義。
3.提問語缺乏啟發性。提問語作為講授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寫作教學中,它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問題引向深入,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提問語還是激發寫作靈感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如果提問語缺乏啟發性,學生的寫作靈感就難以被激發,寫作思維就會枯竭。其結果是,學生要么遲遲不能動筆,要么寫出的文章只是詞語的堆積,沒有靈性,缺乏意蘊。
(二)陳舊的教學方式?!耙越處煘橹鳎瑢W生被動接受”這一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一直盛行于師范類英語寫作教學之中。這種寫作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成為教師展示個人“才華”的舞臺,教師成了教學活動的主角,而學生則變為“聽客”,成了配角。這樣的模式也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蕩然無存。再加上教師滿堂課靜態而枯燥的寫作知識的灌輸,就更使學生對寫作產生厭煩情緒。久之,學生的寫作興趣盡失,寫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寫作教學效率低下,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乏味的教學內容。在寫作教學的內容方面,大多數教師過于關注學生寫作的句子層面而非整個語篇,只注重結構、語法、詞匯等,而疏于對文章思想內容和情感的重視。這種單一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寫作活動成了在語法規范下的純技術性語詞的拼湊。在寫作中,學生過于重視詞匯的拼寫和語法的正確而忽略謀篇和布局,只是把所想到的刻板地記錄下來,對文章沒有整體性的構思,當然,至于對文章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則更是拋到了腦后,因而寫出的文章缺乏思想的深度。
(四)“越俎代庖”式的批閱方式。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對學生寫作成品的評價,大多是以教師為主,即成績由教師定,文章中的錯誤也由教師改。長此以往,學生就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文章自己寫,有無錯誤,那就是教師的事情了,而對文章中的錯誤和出現錯誤的原因,學生一般是不放在心上的,因為這屬于教師的“職責范圍”。這種“越俎代庖”式批閱方式,既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學生的惰性。
對于寫作教學中存在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勢在必行。
(一)采用動態評價方式。所謂動態評價,是指既要通過測試檢測學生的寫作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了解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動態評價注重的是對學生總體能力的評估,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潛能,培育學生的寫作品質,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為此,在寫作教學中應做到:第一,重視學生寫作前靈感的激發和寫作中的點撥;第二,批閱學生的文章時,應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把問題指出來,而將解決問題的方案留給學生,即多批少改;第三,評價文章時,應“筆下留情”,要善于發現文章中的閃光點,力爭使學生在每一次寫作之后,都會有一種成就感。
(二)創設優質的寫作空間。所謂優質的寫作空間,就是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的寫作活動營造和諧的氛圍。情境學習理論研究表明,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寫作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和正確的思路,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相關的教學模擬場景,讓學生根據主題環境自行命題,完成寫作。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寫作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寫作的欲望,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寫作意志品質。
(三)增強學生的元認知意識。寫作的目的是向讀者傳遞信息或引起讀者的共鳴。而在寫作教學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對自己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僅僅歸結為單詞量少、語法知識不牢固等因素,而大多數學生練習寫作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考試,他們在寫作中注重的是語法和遣詞造句的技巧,卻很少考慮到寫作的交際功能和讀者的感受。針對這種情況,第一,要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寫作現狀。在教學中,教師應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寫作中的優點和不足,以便有意識地克服寫作中的缺點、彌補寫作中的不足,從而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第二,要幫助學生了解有關寫作知識。教學中,應讓學生對寫作的特點、寫作的目的有一個較為具體的認知,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又能夠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制定有效的寫作計劃。
總之,寫作能力作為師范類英語專業學生的重要能力,應該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而對一直以來師范類英語專業的寫作教學現狀,更要引起寫作教育工作者的警覺。敢于直面問題,及時找出原因,積極采取措施,應成為師范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