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 要:中途接班一直以來都是很多班主任頭疼的事情,新班主任上任之后往往一頭霧水,筆者認為要做到三點,就可以快速整頓班風,首先把握第一印象,樹立核心價值,之后認定“班風大于學風”,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學生執行力,最好可以強化時間意識,并且設置班級目標。通過上述三步,可以迅速整頓班風,使班會步入正軌。
關鍵詞:中途接班 班主任 整頓班風
中途接班一直以來都是很多班主任所害怕的地方,誠然,由于之前班級的班風學風已基本形成,班級固有問題已然存在,新老班主任管理風格的差異學生的認可與否,都在加大管理的難度。畢竟改變和塑造相比,改變更難一些。
今年下半年,畢業班有一個老師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再帶著學生上高三,領導臨危受命。中途接的班,一般情況下學生班風浮躁,學風渙散,課上學生不務正業,課下學生拉幫結派,晚自習“組團”請假。所以新班主任帶班的難度必然很大。
從接班至今已經過去三個多月,現在班風正,學風濃,成績從倒數第一穩定在了同類型班級前三名。總結這三個多月的班級管理策略,覺得要想快速整頓班風,有以下做法想和大家分享。
一、把握第一印象 樹立核心價值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很多班主任培訓書上有很多方法,比如說幽默開場,抒情開場等等,但是我覺得這樣的開場只能算是眼前一亮,絕不算直擊靈魂。
所幸的是領導給了我三天的緩沖期,要求9月3號晚自習要求我到位到崗。在這三天中,我反復思考,第一次見面和學生說什么,第一句話說什么。直到9月2號的晚上,我走在街頭,迎面有一個發宣傳單的,拿來一看,這個地產廣告讓眼前一亮,這個廣告語不就是我苦苦尋找的“亮相”嗎!
9月3號晚上恰好第一節是班會。七點整,鈴聲響起,我沒有讓領導給學生做自我介紹,獨自一人,邁著大步,徑直走上講臺。我站在講臺上,用目光掃視學生,然后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大字——“一切為改變而來”。我簡單做自我介紹,并告訴學生這七個字的含義。之后,我拋出兩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改變?”“我們要改變什么?”。接下來的兩周內,我反復在不同場合,告訴學生我對這兩個問題的理解,每次開口前做大量準備,保證每次開口都能牢牢抓住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聽完之后備受鼓舞。
事實證明,精心準備的開頭確實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早上習慣遲到,還沒等我開口處罰學生,學生就主動請我監督他的改變。
可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辨是非的集體或個人都是裝出來的,正值青春期的陽光少年,怎么可能連是非都分辨不清呢。可見他們都是裝出來的迷糊,所以一開始給學生樹立“一切為改變而來”的價值觀,這就為今后開展的工作創設了動力的源頭。
當然,不可否認,僅靠班主任的語言魅力是無法真正讓這個思想深入學生內心,如果在接班之處能夠恰逢年級活動,通過活動中樹立改變的意識,那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則是通過開學之處的跑操比賽,通過三天的跑操訓練,本來預賽倒數第一,決賽獲得銅獎,學生在跑操比賽的“逆風翻盤”中體會到“改變”的意義和價值。
二、班風大于學風 執行高于一切
班風和學風哪個更重要?很多老師認為學風更重要。因為學校對老師的考核都是通過成績進行認定,以此來評估老師的教學能力,作為評價教師的核心指標。所以很多班主任中途一接班就開始從學風開始,從作業開始,但很多時候事與愿違,學生逆反心理嚴重,甚至出現不服管理、頂撞老師的情況。這些情況的產生都是班級學風和班風不匹配造成的,試想一下,要求在垃圾堆工作的工人不能隨手亂丟垃圾,這樣的要求必然很難落實下去。
因此,整頓班級,先從班風入手。第一周,要求學生衛生。班級不擺放垃圾桶,每個人一個垃圾袋,周圍不得出現紙團紙屑,不得將零食帶進教室。第一周是最累的一周,基本上每個課間都要來教室轉一下,督促學生整改。
第二周要求學生正確擺放書籍。要求學生書桌上的書籍不得超過12厘米。一旦超過我就把書收走放到辦公室門口。第二周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學我都會去班里“整理”學生的書桌,將超過高度的書收走。
第三周要求學生校服到位。除了跑操結束后的15分鐘外,其余時間必須身穿校服。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物色新班委了。凡是這三周堅持很好的同學,說明學生服從意識強,自我約束能力強,更關鍵的是服從行為的背后透露出學生對新班主任管理的認可。
第四周要求自習課紀律。自習課期間要做到三零。第一個是“零出入”,自習課期間禁止外出上廁所,這是自習課的基本目標。第二個是“零交流”,禁止說話,討論問題,借書借本借學習用品。第三個則是“零抬頭”,這個要求是要求學生在自習課時,如果窗外有值周老師或者值周學生時,專注自習,而不是總是關注窗外的事情。
為了這三個零,我堅持每一節自習在教室陪著學生一起學習。這個過程必定是艱苦的,甚至是反復的,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念,“一切為改變而來”,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要求,更是我們做班主任的許諾。
可以說前一個半月,我除了要求紀律衛生跑操以外,關于學習幾乎是零要求,但是我相信,如果學生連我們對“紀律衛生跑操”的要求都做不到,而我們直接就要求學生每天上課認真聽課,課后完成作業,考試認真作答,學生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做嗎?因此,前一個半月就是塑造班風,不提學風。甚至有些時候關于學生違紀的處理上我們要嚴格一些,在班級管理上多花心思和精力,事實證明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三 強化時間意識 設置班級目標
接受班級接近兩個月的時候,學生已經感受到班里的一些改變,遲到的同學幾乎沒有,自習課能夠安安靜靜,班里不再是垃圾遍地。
在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之后,我開了第一次“成績分析會”。這個時候,班里的成績已經開始有所好轉,但離達標還差的很遠。
那天筆者開了主題班會《最重要》,在這個班會上,我問了學生三個問題,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時間,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人。
學生七嘴八舌,說著說著學生明白了我心中的答案——此時,此事,此人。之后的一周當中,我開始要求學生制定日計劃表,喊出“每日精細安排 弱點精準打擊 高三五班必勝”的口號。從那天開始,我每天檢查學生的日計劃,學生開始重視利用時間,重視課堂,高效自習,自然成績就上來了。很快,下次模擬考試如約而至,班級的排名又有所提高,這個時候,我提出班級發展目標——平行班第一名。
學生肯定是將信將疑,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班主任對過去的兩個月進行總結,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信心。
事實證明,當班級有了發展目標之后,學生就有了主心骨,當學生再想上課睡覺,或者自習課跑神的時候,學生就多了一種無形的提醒。
以上就是筆者這次中途接班的經驗,中途接班必然是復雜的,所以作為新接班的班主任必須要先當“后娘”,嚴肅重塑班級班風學風,像后娘一樣狠心,然后要轉型成“干娘”,為班級發展做出貢獻,組織活動,像干娘一樣熱心。最好要當“親娘”,因為愛才是一切的基礎,有了對學生真誠的愛,才有學生的認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