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連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所提要求愈加嚴苛。教師不但需革新實驗教學手法,還應對教材當中的實驗予以改造、延展,從而增強初中生的實驗能力,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還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本文先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價值與現狀進行了闡述,而后提出了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對策。
關鍵詞:初中 科學實驗 現狀 對策
前 言
顧名思義,初中科學實驗是一項以實驗為前提的學科。實驗不但可以對科學現象、結論直觀模仿、再現,增強初中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手腦并用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技能,進一步促使學生在相應層面模仿科學研究,促進其提問、進行假設、設計實驗、分析推理等科學研究能力發展。由此可見,科學實驗不僅是初中科學教學工作中的核心內容,還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培養初中生科學素養,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谶@些原因,本文對初中科學實驗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對對策進行了探討。
一、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價值
(一)增強科學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即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經通過設計趣味實驗等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其領略科學實驗的魅力。
(二)加深科學狀態認識
大部分初中生在學習科學時對某些概念的認識較為粗淺,故而教師可經由實驗教學為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知識予以幫助。譬如:在大試管中裝滿水,將小試管置于其中,倒置后小試管將逐步上升,僅經由文字描述學生難以理解原因,但經由實驗可對這一現象直觀呈現,而后與理論結合具體分析,便可加深學生認識。
(三)促進探究能力發展
學習科學時,初中生應具有較好的實驗設計、實踐操作等能力,但這些能力均需經由實踐獲取。經由科學實驗,不但能對學生觀察能力加以培養,還能經由實驗結果、概念的分析讓學生具有較好的概括總結等能力,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促進其能力得以發展。
(四)培養科研團隊精神
進行科學實驗時,經由小組合作可讓學生由多個維度思考問題。并且,和同伴交流時,學生會勇于表述自身思想,分享成果,加之較多實驗和實際生活密切關聯,可讓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識與社會觀,增強其素質。
二、初中科學實驗現狀
初中科學實驗不但是科學教學的關鍵內容,還是對初中生創新精神、實踐操作能力進行培養的最佳舉措。但就實際情況而言,當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
(一)大部分教師還未注重實驗目的性引導,盡管有部分教師會設置實驗課前預習,卻僅有極個別教師提出了預習要求或學案。并且,教師往往難以對所有學生均進行合理引導、及時評價與反饋,學生匱乏明確的實驗目的性,盡管他們熱衷實驗,卻不注重實驗預習,加之大部分初中生匱乏較好的探究意識,故而在實驗中即便發現問題或結果不同,也不會深入探究,反而變更實驗現象與結果去迎合答案,導致科學實驗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二)初中科學實驗在課程課時的安排上具備一定的傾向。通常對基礎階段的理論課程實踐安排將理論課當做主導,直至中考沖刺階段對科學實驗的安排才會面向實踐靠攏。部分實驗條件較差的初中學校對科學實驗教學不夠關注,總是將實驗課程時間忽視,經由教師演示實驗取代學生動手操作,這一教師占據主導位置的科學實驗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產生了不利影響。并且,在理論課的學習中也有所偏差,和實驗的不一致與說服力的理論將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無味的理論知識學習難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科學知識。
(三)就實驗操作設備與資源而言,鄉村初中還具有較多不足。如實驗室建設滯后、匱乏系統化管理等,且科學實驗教學資源的引進存在較強局限性,某些實驗探究與效果,加之教學模式匱乏合理性,均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質量產生了影響。
三、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對策
要想改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質量,可從如下幾點入手:
(一)對演示實驗予以改進
以往的演示實驗將教師操作當做主導,學生集體觀察、討論為特征,將建立概念、探究規律當做目標。因而,學生興趣不高,積極性匱乏,使得科學實驗效果差強人意。對此,初中教師需對演示實驗予以創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經由親身實踐領略科學實驗的魅力,從而改善實驗效果與質量。就以液體、氣體熱脹冷縮這一內容為例,在演示這一現象時,教師可于水中加設品紅水,選擇較細的玻璃管,并在玻璃管里面放置細鐵絲,而后于裝置背后放置白屏,增強其可見度,讓學生更直觀、清晰的觀察現象,加深學生認識。
(二)增設模型趣味實驗
趣味實驗可弱化科學實驗教學的單調、乏味,把無趣的實驗內容趣味化,增強初中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初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具有較多理論知識的學習,認為課堂枯燥沉悶、壓抑,因而學習效果較差。對此,教師需經由設計趣味實驗,變革上述現象,改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效果。譬如,對“觀察生物”這一內容講解時,若僅經由板書的方式對“細胞分裂”等知識點講授,那么便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導致學生理解起來具備較大難度,而經由趣味實驗這一形式對細胞分類進行模擬,便會具有迥然不同的效果,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較多顏色的橡皮泥,在課程講解期間,通過橡皮泥對細胞分裂的過程進行演示,促使學生動手實踐,且對細胞分裂的特點進行概括、總結,如此一來便可以為無味的知識點講解注入樂趣,在學生動手實踐的同時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識。
(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初中科學實驗中有較多內容會和我們的生活密切關聯,譬如天氣、人體健康、空氣等等,故而教師在實驗教學時需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促使學生知曉科學實驗并非僅有書本中的內容,且和實際生活難以分割,從而讓學生意識到科學實驗的功能價值與實用性,增強其學習熱情。譬如,“水與水溶液”這一內容的學習,都知道水是人類、大多數生物存活的必需品,教師可將此為基點促使學生踴躍發言,介紹水資源對人們日常生活所起到的作用,擴張學生的思維,從而讓以往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在課堂討論發言結束后,學生們便會意識到自己對水資源的認識并不全面、深入,便會具有強烈的探索欲,而后教師從旁引導學生實施水與水資源相關實驗,如“水蒸氣液化實驗”、“酒精與水的混合實驗”等,促使學生經由親身實踐與觀察對水與水溶液具有更深入的認識,如此便能在學生學習知識期間,讓其對科學實驗與生活的關系有所了解,并在今后的生活中發現相似現象就自然而然想到科學知識,例如燒開水時具有的白氣便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等。經由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的有效融合,可推動初中科學實驗進一步發展。
(四)拓展科學探究實驗
新教材對實驗的設計安排具有較大變化,但依舊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伴同學生知識的進一步積累,實驗操作技能得以提升,他們已對模仿驗證性實驗失去興趣。但探索性實驗對先進的教學思想進行了應用,教學時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經由構建問題情景可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變為學習的主體,故而教師需把某些驗證性實驗改造成探究性實驗。譬如CO2的實驗室制法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CaCO3+HCl、CaCO3+H2SO4、Na2CO3+HCl這三大探索性實驗。經由上述實驗可讓學生知曉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與滅火器中選擇碳酸鈉的原因,增強了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并讓學生自主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教師也可對某些實驗加以延伸,譬如“CO2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這一內容的學習,學生難以斷定此否應有無發生,便可加設延伸性實驗,在塑料瓶中填充CO2氣體,而后把一定量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置于瓶中,蓋緊振蕩,會發現塑料瓶收縮并具有響聲。
(五)注重生活中小實驗
眾所周知,初中生具備自身獨有的特征,應促使他們健康發展,強化其實踐能力,進行科技活動。教師需對家庭小實驗予以關注,其能讓學生親手實踐,實驗現象可直觀、清晰的呈現,就以《常見的鹽》這一內容學習結束后,教師便可為初中生布置相關家庭小實驗:在家采集一定量的膽礬與石灰水制作波爾多液,并上交一篇農藥波爾多液制法小文章,或經由周邊物品進行課外實驗,促使初中生領略科學知識的魅力,如經由小刀、橡皮泥等設計壓強和壓力與接觸面大小相關的實驗,促使學生借助身邊的小物體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實驗,從而引發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結束語
概括而言,實驗教學可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解科學知識,增強其學習科學的熱情,對其科學素養加以培育。本文對初中科學實驗的現狀及對策進行了探究,望以此為初中科學實驗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改善予以借鑒。
參考文獻
[1] 徐榮軍.初中科學創新實驗開發與應用技巧[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08):45-49.
[2] 蔣穎瑾.以生活為“源”,妙“享”科學——淺談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8):107-108.
[3] 盛思棋,施嘉璐,李雪萍,梁夢瑩.基于新課程下初中科學教學方法的新思路——“四步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74.
[4] 李萍.初中科學課堂實驗創新設計策略的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