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指導課上,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為現今作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暢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讓美好的童心、奇妙的童趣在想象的天地里馳騁,從而建立起一種全新的開放式作文教學模式,必將會大大有利于實現作文教學中創新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開放式作文;創新意識;創作潛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4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129
一、打破傳統作文指導課的舊模式,喚起學生的創作本能
在傳統的作文指導課上,教師只注重讓學生明確作文要求,回憶課文中的寫法,擬出提綱,逐條對照,從而使學生被動地完成習作。為使學生真正做到“言之有物”,教師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創作本能外,還應不放過任何一個活動空間,作為學生的寫作陣地。
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小練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時,事先組織學生開展了別開生面的“水果拼盤”活動。讓學生自帶水果,通過削、切等手段制成各種各樣的菜肴。活動中同學們削的削,切的切,刻的刻,擺的擺,做成了個個精致、美觀的水果拼盤。教室里喝彩聲、說笑聲此起彼伏,很是熱鬧。當活動結束,動筆寫時,卻發現學生寫不出“趣味”。于是,教師把當時的錄像放給學生看,并指導學生注意觀察表演者的神態、動作和周圍同學千姿百態的情緒變化等。在這有聲有色的情境中,學生的創作情感被激發了,品詞揣句表情達意,創作氣氛高漲。他們借助錄像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興奮、激動重新出現在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小臉上。由于這是學生親身經歷的活動,再次動筆時,全無以往作文時的“苦相”,文中言之有物,下筆有神。受到感染和熏陶的學生筆下的“水果拼盤”也如活動時那么有趣、生動。這次活動達到了創新素質中“我手寫我心,童言寫童年”的效果。
二、遵循學生好動、好玩、易同化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
1.“玩”是學生的天性。引導學生有目的地“玩”,學樂相長地“玩”,才是培養創新素質的“龍中之眼”。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多半在課堂上接受理論知識慢,但對于課堂外的游戲活動,他們卻有“奇方妙法”。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因勢利導,注重在創新活動中激勵后進生敢想、愛說、會寫。我為了將“困”鳥帶出課堂,為他們營造了自由想象的空間,開展了“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游戲最有趣”活動。
這樣一來,學生都搶著說,而且都努力說清楚,都希望教師和同學們玩一玩自己設計的游戲。而后進生在“玩”方面是強項,自然不甘落后,躍躍欲試,大顯身手。由于一位全班作文最差的男同學把“找伙伴”的游戲活動設計得最有趣,說得最清楚,于是,我就帶領學生玩了一次他設計的“找伙伴”的游戲。同學們唱呀,跳呀,甭提有多高興了。情動而辭發,文路打開了,思路理順了,也親自參加了游戲活動,動筆作文時,教師再要求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也就沒有學生叫難了,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全班學生的創作潛能。
2.易同化,是兒童情感的真實流露。例如,為指導學生寫《一件感人的事》這篇命題作文,提供的素材是:小紅放學回家不小心跌倒在陰溝里,一位盲人伯伯救了她,并叫了出租車把她送到醫院治療。在學生看了錄像后,教師這樣引導:一個殘疾人,一個需要別人幫助的人此刻卻伸出救援之手。雖然這手不是那么有力,那么有勁,可它是溫暖的,堅定的。它帶給我們的是善良、真誠、無私。同學們,你曾受到過別人的幫助嗎?假如你就是小紅,你會對盲人伯伯說什么呢?
學生的眼眶紅了,晶瑩的淚珠在眼中閃爍。此刻,他們的情感與主人公的情感達到了同化,作文情真意切真摯感人,學生的創作情感達到了升華。
三、創設和諧氛圍,堅持開放式評、賞,鞏固創作成果,提高創作素質
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充分相信每一位學生的創作潛能,努力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評、賞氛圍,是開放式教學成功的關鍵。
1.和諧、融洽的開放式評價,有助于鞏固創作成果。為了能多給學生營造這種作文交流的機會,使他們不但會寫,而且會評、會賞。我堅持采取人人動筆,師生結合,輪換批閱的開放式閱文法,指導學生用“參與式評語”,從而取締以往的“這不好”“詳略不當”“那不行”“思維混亂”等帶有結論性的語言,換用“如果我來寫這個內容,一定要先……后……因為這樣……”,之類的自我參與式語言,不但使學生在完成一篇作文的同時,可以逐詞逐句地欣賞到同題目的其他作文,拓寬了文路,而且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閱文氛圍中,通過親切、委婉的參與式談話,輕松地找到本次作文優、劣處和再次作文的目標。真正達到了在作文交流中互相學習,豐富素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
2.評中有賞,賞中有評,提高創作素質。利用學生成果的反饋,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可達到興趣再生。正如初學釣魚的人,即使小魚,小釣也會興趣盎然。如果連連撲空,即使再有耐心,怕也無心垂釣了。學生作文的優劣,在一篇作文中是交織進行的,它們有的語言精練,有的結尾新穎,有的開頭新奇……我通過引導學生評、賞精彩片段,使學生在評、賞習作,暢談收獲的同時,能學習到其他作文的優點。這樣,在肯定學生已有收獲的基礎上,再次調動了學生下次動筆寫好作文的積極性,為下一篇作文教學的順利開展鋪好路,架好橋。
總之,堅持開放式作文教學,培養學生作文的能動性,激勵學生愛說想寫,幫助學生會說愿寫,引導學生會評、會賞,喚起學生的創作本能,充分發揮其創作潛能,從而將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真正引進到了作文教學,師生定會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陸曼芝.作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4(10).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安亞翠(1979.12— ),女,漢族,河北臨城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