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艷,王舒鈺,余義霞,張明亮
(1.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5;2. 大連海洋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5)
研究生的學術寫作水平是其科研創新能力的直接反映,在文獻綜述、課堂匯報、學術交流、撰寫開題報告、發表學術論文和最后撰寫學位論文的過程中,研究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直接影響以上學術活動的效果??梢哉f,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其研究的進度和水平,也影響了其學術思想的表達和輸出,因此對研究生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研究生培養中,培養單位往往注重對其專業知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卻對研究生寫作的基礎能力的培養重視不足,從而出現了研究生“一寫論文就發愁”的現象,出現文章中缺少邏輯、病句頻現、不善歸納,無法準確表達思想等問題。論文寫作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了研究生的學習水平,也極大地影響了研究生人才的培養質量,甚至寫作能力的缺失更會給研究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困難,成為人才培養的短板。而專業學位研究生由于學制短、培養目標特殊等,這一問題則更加突出。因此,本文力圖找出研究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就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寫作水平提出建議和對策。
研究生階段作為本科培養的深造和進階階段,其寫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本科甚至多年前的教育水平,并非一個短期問題。長久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中積存的問題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影響深遠,其中存在對寫作能力訓練和培養的重視不足、訓練不夠以及固定的套路化測試、機械化命題等諸多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許多大學生不會寫文章,或者只會寫應試類文章。而隨著步入研究生學習階段,需要學生寫作學術類文章,這類文章有特殊的要求。面對專業深奧的學術問題,不僅要求研究生能夠把握學術寫作的格式要求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運用理性的邏輯思維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有思想的展現,內容的創新,從而對研究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缺乏專業的積累和訓練,研究生的寫作能力問題頻出,極大影響了學術研究成果的呈現,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查找、比對、歸納、分析文獻資料是研究生學術寫作能力的基本起點。針對不同文獻資料的對比、綜合、分析等是學術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許多研究生不了解這一環節的意義,更談不上重視。往往有些新思路就急急忙忙動手寫論文,寫作時才發現前人已經做了豐富的研究,自己的創新早已被別人研究過了。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僅沒有讓自己全面了解研究領域的研究情況與最新動態,而且還浪費了時間。此外,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論據確鑿、詳實、有力,這要求研究生具備查閱資料和研究、分析資料的能力,但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中存在查找資料水平和效率不高,判斷和概括能力不足的問題。此外,目前寫作論文的資料來源十分豐富,除了傳統的圖書館資源外,還有許多網絡資源,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以及知識付費的興起更是為大眾提供了日益豐富的選擇。研究生寫作時面對的是海量的信息和資源,但不同來源的學術資料在可信度、信息價值含量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區別,需要專業的甄別和判斷。許多研究生對不同資料庫的區別缺乏足夠的了解,有些甚至將“百度百科”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論據,這些都是對文獻來源了解不足、資料查找能力欠缺的表現。針對該類問題,僅僅依靠學生自學、自覺顯然不夠,更需要培養機構重視,并且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培訓,才能避免問題的出現。
學術論文除了在寫作形式上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之外,更需要在內容上符合科學性和真實性等要求,需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思想價值?,F實中,許多研究生對科學報告、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以及各類學術論文等學術性寫作的特點和要求缺乏了解,從而在寫作內容的選取、觀點的樹立、論據的論證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體現出學術論文的寫作要求,因此在具體寫作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從而無法很好地展現研究的創造性、科學性、專業性等特征,這也極大影響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體現。
論文質量的高低,除了研究內容本身外,對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想和觀點的表達。邏輯思維能力不足在寫作中則具體表現為表述混亂、寫作缺乏層次和條理等,如此很難完整地展現研究思路和成果。這要求研究生必須準確把握學術論文的特點,養成理性的邏輯思維,在寫作中體現思想的條理性、系統性等。
另外,文字駕馭能力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研究論文的撰寫和成果的展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論文則是專業精煉語言的凝練與表述。學術論文的寫作要求準確、簡明、精練以體現學術內容的創新性和科學性,研究生寫作中的語意不清、句式雜糅、疊床架屋等,都會影響表達的效果。除此之外,專用名詞、術語、符號使用不當也會影響表達。而嚴謹的邏輯思維、準確清晰的表達能力,這些不僅需要平日的積累,也需要針對學術論文的寫作等開設相關課程,并結合導師的指導等給予專業的引導和幫助。
綜上所述,研究生在學術寫作中存在諸多問題,針對以上問題,需要在學校管理中更新教育理念。不僅要在基礎知識掌握、文獻檢索、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綜述類課題研究等方面有所改進,還需要通過教學思路、培養方式、教學管理等的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寫作水平。
培養單位應當為研究生開設文獻檢索課程,系統地講授查閱和處理文獻的方法,培養他們查閱文獻的意識,引導其檢索最新研究論文,養成定期檢索的習慣,指導學生對所檢索到的信息資料進行加工等。除此之外,針對一些新型資料庫等的運用可以聯合圖書館等相關機構,開展相關培訓,為學生提供最新的信息動態,從而保證其資料運用能力的與時俱進。此外,導師也應當定期指導研究生搜集資料和處理問題,多方并進,提升研究生的資料搜集和處理能力。
創新基于對本學科專業領域的把握與了解之上,因此引導學生打下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注意夯實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在選題、查閱資料、授課等過程中提倡科研論文的創新性,形成導向效應。倡導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向研究生充分展示知識獲取時科學活動的完整過程??梢酝ㄟ^系統地開設科研創新方法的課程,引起學生的創造興趣,強化對研究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且將其與科研論文的寫作體例、要求等相結合,引導學生逐步深入了解學術研究活動的特點,把握此類文章寫作的規律,從而更好地完成相關學術活動。
從選題、資料處理等入手,通過介紹基本的理論研究方法,培養研究生運用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方法發現新問題、新關系或新規律的能力。引導研究生從理論差異、學派論爭、社會需要和交叉學科等多方面去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
此外,可以通過導師引導、課程依托、共同訓練的方式幫助研究生了解掌握國內外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課題申請的撰寫格式、方法和技巧,通過大量閱讀文獻和分析文獻,在定期訓練和檢查的基礎上,幫助其提升書面表達能力,最終能夠寫出結構合理、層次清晰、邏輯分明、嚴謹而簡潔的優秀論文。
要求培養機構的管理者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人才培養需求,結合研究生教育教學的特點,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提升研究生寫作能力和科研水平。針對研究生培養目標、學制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建立科學的寫作能力培養計劃。從師資、課程體系規劃、網絡資源利用等多個方面整體規劃,從單門課程、課程體系、培養模式不同的層面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規劃和建設,如可以通過課程推進、講座開設、導師傳授、同學互助等,借助新媒體優勢,實現現場教學與在線教育等多方結合,并設立自我評價、導師督導、課程評估、體系監督等多級學習評價網絡體系,及時反饋與評估學習效果,從而充分引起研究生對寫作能力的重視,發掘和培養其寫作能力。
目前,針對研究生學術寫作能力不足的問題,部分高校已開始采取措施,如中山大學的中文系要求本科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文、讀書報告、學年論文的寫作,并設置專門的導師進行指導。2018年5月,清華大學宣布將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學校將成立專門的教學機構,組建專職教學隊伍開展課程,計劃到2020年覆蓋所有本科生,并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這一舉措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贊同。以上變化一方面反映出我國高校教育中長期存在的“大學生寫作能力差”問題的嚴重性和普遍性已經引起了培養單位的重視,另一方面也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新的啟示。在研究生教育中,應當從增強資料搜集和處理能力、夯實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加強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提升創新性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嘗試,突破以往單一注重文字水平技能層面提升的表層化思路,提倡通過科學的規劃和引導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水平,培養其科學理性的思維與創新意識,從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寫作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兼具創新精神與優秀寫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