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巍,張允崢
(長春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學者對翻轉課堂有著不同的研究角度,對翻轉課堂概念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但是所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一致的。筆者認為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方式,是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過程進行翻轉。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知識傳授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1]。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這種教學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在課前借助信息技術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教師的幫助與學生的協助來完成,是能夠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溝通與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
移動學習是一種數字化的學習手段,學習者憑借移動網絡和智能移動設備,可以突破時空的局限來獲得數字化學習資源[2]。移動學習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移動性,移動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擺脫時間和地域等局限,通過移動網絡和設備的幫助,實現隨時隨地學習。(2)個性化,在移動學習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實際,自主挑選合適自己的時間、地點以及內容來進行個性化學習。(3)資源豐富,移動學習依托于移動智能設備。隨著技術的發展,移動設備能夠承載視頻、音頻、動畫、文本等多種資源形式。學生在新型學習環境中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效提升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效果。
翻轉課堂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及網絡成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以進行的基礎和條件。在移動學習環境下,課前教師憑借移動網絡平臺向學生推送各種學習資源,學生使用移動智能設備查看課程相關學習資料,按照自身實際情況規劃學習節奏,自主選擇觀看視頻的時間、地點。教師依靠移動學習平臺提供的學生學習過程的相關數據和學生的問題反饋,隨著查看、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課前學習反映出來的問題及學生學習水平來規劃和調整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保障。
移動學習支持的碎片式學習模式能夠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彌補利用傳統網絡學習平臺進行翻轉課堂課前學習的空間局限性[3]。隨著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移動學習系統能夠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提供便利,也使課程相關信息推送能夠及時被學生接收。
C/S架構模式的軟件分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兩部分。客戶端遞送服務請求,服務器端處理客戶端請求,同時反饋響應結果。這兩個部分的功能不同,但只有互相協作才能處理各種問題。美國微軟公司研發了B/S架構模式,B/S結構的應用系統安裝于服務器端,互聯網用戶通過訪問瀏覽器來訪問系統。根據高校翻轉課堂教學對系統的需求,系統采用C/S體系架構。客戶端學習系統依靠Web服務來獲得課程的學習資源以及相關的信息。Web服務器接收客戶端的請求,訪問數據庫,從而獲得所需資源以及相關信息,再將處理的結果反饋到客戶端。
系統分為前臺與后臺兩個部分。前臺包括用戶注冊/登錄模塊、用戶互動交流模塊、課程學習模塊、學習資源模塊4個模塊。后臺則是系統管理模塊,主要包括用戶管理、課程管理和教學資源管理。
針對高校翻轉課堂的實際需要,移動學習系統設計了3類用戶角色:管理員、教師和學生。(1)管理員用戶主要負責用戶信息管理、數據維護與系統更新。(2)教師負責發布公告、評分標準、教學內容單元,設置討論區結構,編輯教學內容,添加視頻、文檔、測試題、討論等多種形式內容。(3)學生憑借客戶端上的移動學習平臺獲得相關學習資源,遇到疑難問題時及時向教師請教,還可以與其他同學分享、交流心得體會。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移動學習系統功能模塊主要包括后臺管理、學習資源管理、課程學習管理、互動交流管理4個模塊。
后臺管理模塊管理登錄用戶的信息,給予不同身份的用戶以不同的訪問權限。后臺管理模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對登錄用戶身份信息的管理以及對登錄用戶權限的管理。(1)對登錄用戶的身份信息的管理。該系統的用戶身份可以分為3類:系統管理員、教師以及學生。后臺管理模塊對這3種用戶身份信息進行基本的管理,憑借增添、刪減以及修正更新來改進對用戶身份信息的管理[4]。(2)對登錄用戶權限的管理。管理員是權限最高的管理者,管理者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授予不同權限。
學習資源管理模塊對平臺上全部課程資源進行管理,依據資源類型和功能劃分為教學視頻管理模塊、練習管理模塊、補充資料模塊、查詢搜索模塊。(1)教學視頻管理。教學視頻是支持翻轉課堂課前教學的主要教學資源,同時也是移動學習平臺的核心資源。移動學習模式使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成為可能,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將各知識點具體化。該模塊通過對教學視頻的簡單編輯、修改、上傳、刪除等操作實現對教學視頻資源的管理。(2)練習管理。教師在設置作業和練習時需要依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學生的起點能力展開分析,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認知結構,合理安排練習題的題量和難度,既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布置練習來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練習的管理其實就是對課程配有的習題的管理。(3)補充資料模塊。教師憑借學生在翻轉課堂課前以及課上對課堂內容的學習狀況,在服務器端以鏈接、視頻等形式向學生推送補充的學習資料,指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深度學習。(4)查詢搜索模塊。教師憑借學生在課前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系統查詢搜索功能為學生獲取更多學習資源提供方便的入口,學生通過自主與合作等方式搜索相關資料。這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深度探究、問題導向的要求吻合,有利于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課程學習管理模塊主要管理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系統記錄的學生在學習平臺中學習行為的相關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該模塊主要由3部分構成:(1)對課程相關數據的管理。管理員和教師在移動學習系統上查看學生登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查看各測驗、作業、考試的提交和得分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內容或方式,對學生在翻轉課堂課中內化知識的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2)對課程通知的管理。通知中心接收來自課程的公告通知、平臺推送等信息,以及討論區的回復、評論情況。教師將新課程信息以及課程變化情況,通過移動學習系統通知學生。(3)對離線學習管理。移動學習系統能夠緩存課程的視頻和課件等學習資源,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實現離線觀看。
4.4.1 互動交流模塊
課前,學生在憑借移動學習系統觀看教學視頻并完成練習題后,通過互動交流模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學生在互動交流過程中強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積極向教師反饋。互動交流模塊所營造的社會化的交流環境強化了學生的歸屬感與凝聚力。
4.4.2 分組討論模塊
課上,教師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通過移動學習系統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疑惑,安排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探討。小組成員根據資源模塊的搜查功能查找出與問題相關的資料和內容,進行討論,從而得出小組結論。教師對各組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獲得最終結論。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移動學習模式得到了飛速發展。移動學習系統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對進一步優化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