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更是處于極為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卻不盡人意。對于許多學生來說,英語閱讀依然是自身學習英語當中的弱勢項目。針對這樣的現狀,本文將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當中的語篇分析理論為基礎,來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系統功能語言學;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1 前言
大學英語閱讀一直處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來說,英語閱讀的分數達到了248.5,占據考試總分的百分之35。由于英語閱讀在英語考試中占據的大量比例,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把英語閱讀作為自己教學與學習的主體。但是,即便老師和學生均花費了大量時間放在英語閱讀上,英語閱讀依然是諸多英語考試當中的難點。
2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幾乎所有的英語老師都能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老師們往往會向閱讀教學有所傾斜。但有很多老師認為,英語閱讀是一個綜合性題型,需要學生具備過硬的基礎知識,因此在閱讀教學時,老師往往難以拋棄傳統的語法翻譯模式。詞匯,語法似乎成為了英語閱讀教學的先導,甚至在許多老師的閱讀教學課堂上,詞匯與語法教學已經占據了英語閱讀教學的大部分。
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確實是閱讀教學當中的方法之一,但對于大多數英語基礎薄弱的同學來說,以詞匯語法堆砌起來的英語閱讀課堂,并不能成為這類學生提高成績的有效方法。同時,若將詞匯與語法等基礎項目作為了教學的重點,閱讀教學也就失去了“讀”的意味。
因此,從多方面考慮,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已經不再適應當今的大學英語課堂。無論是從教師角度來講,還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我們都需要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上做出改變。
3 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篇分析理論
系統功能語言學為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所創,其研究系統功能語言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來指導語篇分析。語篇是一系列句子或者話語組成的整體,它既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從形式的角度來說,語篇是大于句子的語言單位。而從功能的角度來說,語篇是基于語境存在,并且以語境為基礎的語言單位。語篇存在的目的是使用者的語言交際。也就是說語篇是我們使用中的語言。系統功能語言學更加側重語篇的功能問題,因此,從系統功能語言學出發,語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析出語言與其使用環境、情景以及使用者的一系列關系。
4 語篇分析理論對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從前文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英語閱讀符合語篇的定義,也就是說,每一篇英語閱讀,都可以稱之為一個獨立的語篇。英語文章的產生并不是基于一系列語法、詞匯、句子等基本的語言單位,而應該產生于作者所攜帶的思想、目的以及要表達的一系列情感。因此,若是單從語法結構上去分析一篇英語文章,我們就忽視了語篇背后所攜帶的諸多信息。
因此,英語教師們不能把語法詞匯等語言項目作為教學的重點。首先,我們要幫助學生從整個語篇入手,來把握文章的整體思想。例如,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段落大意,文章的行文脈絡,主題思想的體現方式。在閱讀時,我們要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給我們的諸多信息,并分析出每一類信息所出現的大致位置。段落的主題句與文章的主旨句是閱讀當中的重點,即使在缺少一定的詞匯、語法的基礎知識下,學生仍然能通過段落的大意與文章的主題來判斷出生詞、陌生句子所要表達的大致含義,這樣的分析方式是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當中所缺少的。
其次,大學英語閱讀通常以議論文為主,因此,在分析這類議論文時,要幫助學生找尋文章所議論的主題,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主題所攜帶的背景、文化、時事新聞等信息,來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篇。
最后,在通過語篇分析的前提條件下,再把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項目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將文章的整體思想與行文結構與基礎的語法詞匯知識相連接,從而達到英語閱讀教學的多樣性與均衡性。教師的主要任務實際上是把握語法詞匯項目與語篇信息內容之間的平衡性,要用綜合的角度去看待一篇英語閱讀,不能簡單地取二者之一,尤其是要改變傳統的語法翻譯模式。
5 結束語
本文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語篇分析的角度,來簡單地為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幾點建議。英語閱讀所攜帶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項目,它應該是一個更為寬廣,攜帶信息更多的一個豐富語篇。對于大多數的大學英語學習者來說,將一個語篇當中的所有基礎項目全部掌握,實際上是天方夜譚。因此,無論處于何種能力水平的英語學習者,都不能簡單地以語法項目作為自身練習的單一項目,一定要輔助諸多的語篇分析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閱讀學習中“讀”的目的。同時,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講,我們的任務也絕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更不是傳統的逐句翻譯,應該以更為多樣的方法來組織自己的英語閱讀課堂,英語閱讀絕不是英語學習中最困難、最枯燥的一類,而應該是最有趣、最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類。因此,我們要打破傳統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以更多新的思路來改變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2]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3]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教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包鏑,男,滿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系統功能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