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蔚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職業教育的發展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職業教育主要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加強職業教育對社會人才培養有積極的影響。然而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本文主要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并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發展策略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有著直接的作用。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職業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擴招,職業院校面臨著規模縮小、生源減少的趨勢。如何扭轉這些趨勢,實現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問題。
1 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
1.1 社會需求減弱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密集型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對職工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院校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發展勢頭不強,難以適應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勞動密集型企業和部分服務業(如食品、旅游業)對職業院校學生的需求仍然較大,但這些企業一般將學生作為簡單勞動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目的顯然不是“為企業提供簡單的勞動力”,而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企業對簡單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不能完全等同于中等職業教育的需要。
1.2 辦學規模減小
“十二五”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規模明顯縮小。2011年至2014年,學生入學人數連續四年下降50多萬人。在校學生由2010年的2231.8萬人減少到2016年的1597.3萬人,比例下降40.25%,減少7.5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中等職業學校的數量每年減少數百所,2016年低至1.09萬所,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1.3 中職生“升學”趨勢明顯
2011年,教育部下發《關于201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的通知》,要求完善職業學校畢業生制度,逐步擴大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比例。此后,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完善中等職業畢業生入學制度,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融合,各地區加強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拓寬了中等職業教育入學渠。除高職院校外,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探索本科院校進行中職自招生改革,并對試點學校的數量、招生規模逐步擴大,錄取條件更加靈活。
1.4 職業教育面臨價值困境
在教育價值上,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還不夠,大多數學生及其家長不愿選擇職業學校,職業學校的教育價值偏離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教育需求”的教育價值觀;在倫理價值觀上,學生的職業教育違背了教育的公平性,職業學校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滿足學生成長需要方面并不能讓人滿意,許多學生既沒有掌握所需的高中文化知識,也沒有掌握職業發展所必需的專業技能,顯然職業教育的效率低下加劇了職業教育的不公平性;在經濟價值上,隨著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和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水平和素質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職業學校畢業生與普通高中畢業生或本科畢業生相比,沒有明顯的就業優勢,職業教育的經濟價值趨于弱化。
2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策略
2.1 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傳統看法
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傳統看法,引導教育輿論,加強教育監督。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弘揚工匠精神,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觀;另一方面要加強教育監督,落實各級各類職業教育的責任,清理不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不合理政策,糾正不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各種行為。
2.2 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層次
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自各個層面,學生素質各不相同。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不利于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職業院校要改變舊培養模式,提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和掌握的要求,提高辦學層次,提高辦學質量。
2.3 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職業教育培養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的中高級專業人才,其中大多數的教學內容在企業單位進行。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刻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加強職業教師的培訓,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政府和學校都要重視對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專業課教師應通過實踐技能培訓掌握實踐技能;實踐課教師應通過教育學、教學方法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掌握理論知識。
2.4 加強校企聯合
提高職業技術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職業教育的重點,職業學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其社會適應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必要的技術支持。學校應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通過合作為學生提供真正的培訓場所,為企業提供大量的技術人才;建立校企聯盟,可以加快學生的專業發展速度,更能使企業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學校應該為學生在企業里實習爭取更多的機會,在豐富職業教育內容和環境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5 加強職業證書制度改革
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目標,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改革,使職業證書成為學生就業的必要參考;需要有效地借鑒國外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經驗,把職業證書作為高職學生進入高等教育的必要依據,通過職業資格認證,在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此外,教育部門還應將更多的職業技術和社會職業崗位要求納入職業教育學校學生的學習和資格認證使職業證書能夠真實反映持證人業務技術能力。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職業教育對于培養專業化人才,深化供給側改革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各界都應該改變對職業教育的傳統看法,加大對職業教育的重視,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1):24-26.
[2]馬樹超.服務經濟社會轉型,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的策略思考[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7(3):14-19.
[3]張興.關于新常態視角下職業教育發展的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