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閱讀教學依然存在模式化、教條化的不良傾向,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感受難以得到真正實現,那么如何打破教學現狀,提高教學有效性就成了當前重要的教學工作,在此基礎上,實現個性化的小學閱讀教學,就成了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顧名思義,個性化閱讀教學指的就是在明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特點,正確認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理解和感悟差異,并探索合理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要在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時引導學生不斷完善個性化的自主閱讀學習。在個性化閱讀的教學實踐中,更加尊重學生特點的教學不僅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自信和興趣,更增強了他們對閱讀的理解,并對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語文素養也有著顯著的提升,因此必須要更加完善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一、 豐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設計
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采取帶著學生一起讀課文、分析課文、最后完成練習題的教學方法,而且為了在考試中得高分,教師的閱讀教學關注點更多的放在了字詞等基本知識以及閱讀題答題技巧上,學生很少有自主思考、探究的機會,就更不要說個性化閱讀了。要建設高效課堂,首先教師必須擺正自己的教學觀念,并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平時的閱讀教學之中,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
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不再領著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剖析解構,而是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式,可以是自己讀、也可以集體讀、可以一邊表演一邊讀,也可以一邊討論一邊讀。比如我們在學習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時,學生想分角色扮演文中的父親和兒子,教師就可以滿足學生的愿望,并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地震后一片廢墟的照片,為學生創設地震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調動自己的感情進行閱讀。
再比如在學習《學奕》等文言文時,學生覺得自己小聲的讀,參照注釋細細的讀更能夠幫助自己深入到文章中去,更有助于自己理解與感悟,那教師就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跳讀、細讀、精讀,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與文本展開對話。在這樣個性化的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閱讀感悟的培養要強于閱讀技巧的訓練,學生的個性思維將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 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為學生創設更加形象生動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更喜歡、更主動的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師要重視教學導入,從上課伊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閱讀探究興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
小學生的好奇心都是很強的,教師便可以借助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設置懸念來進行課程導入,比如我們在學習三年級下冊《驚弓之鳥》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我們都知道要想將天上的鳥射下了,肯定要有弓箭,但是古時卻有一個人,可以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了,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學生們自然會產生困惑,這時教師再要求學生通過個性化閱讀的方式從課文找找答案,學生便會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起多媒體聲畫一體的優勢,通過圖畫導入為學生設置閱讀情境。
比如我們在學習四年級上冊《觀潮》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錢塘江大潮時的場面,讓學生感知大自然的波瀾壯闊,之后再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會更加直觀深入。在學生個性化閱讀行進過程中,教師同樣要積極為學生豐富多彩的閱讀情境,比如通過組織學生做課堂小游戲、給學生出一個趣味謎語、用直觀教具渲染氣氛等等激發學生潛在的激情,讓個性化閱讀得以高效的持續下去。或者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伊索寓言》的閱讀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讓學生在完成情景再現之后用簡短的話語來總結寓言的道理,這種寓教于樂的個性化閱讀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寓言故事,從而提高閱讀課堂的有效性。
三、 設計開放性問題,豐富學生的個性化體驗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那么在高效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自然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課文產生或共鳴或質疑的閱讀體驗。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文,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除了在初讀時學生說出對文章的理解,在精讀時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某一段話或者某一個細節的看法和體會外,還要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只有學生可以自圓其說,教師都要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提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師要積極營造人人都可質疑,大家一起探討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教師的質疑批判精神。另外,教師也要適時引導,通過向學生拋出問題,來引導注意閱讀內容的價值取向。比如我們在學習二年級下冊《丑小鴨》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丑小鴨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你想對她說什么?”有的學生就會回答“丑小鴨你雖然變美了,但是我想跟你說外表美丑都不是特別重要的,只要心靈美你就永遠是美麗的?!边€有的學生回答“丑小鴨我要向你學習,一直堅持對美好理想的追求,遇到困難也不放棄。”還有的學生說“丑小鴨,雖然你的同伴欺負你,但是我們不會,我們對小伙伴都是非常友好尊重的。”還有的學生說“丑小鴨,你的同伴不好,我們不和他玩,但是你以后變漂亮了,可不要也變壞啊。”學生們的回答不就是他們閱讀個性化感受很好的體現嗎?他們因為丑小鴨童年遭遇而感到難過,因為丑小鴨對美的不懈向往而受到啟發,因為丑小鴨的故事而聯想到自己要尊重同伴、互相幫助,沒有一個學生站在那些曾經欺負過丑小鴨的同伴的立場上,可見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體會了文章正確的價值導向,這是閱讀教學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同樣也是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實現優良品質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閱讀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鵬.高效課堂教學中更好的實現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0):168-169.
[2]吳萍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206.
作者簡介:
周智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崎嶺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