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門最為深奧的藝術,要想把教育的藝術演繹出來,需要班主任具有超強的駕馭能力。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級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藝術;實踐;創新
一、 班主任工作要有創新
班主任工作有目標。班主任要在理念指導下開展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實現自己的班級管理目標,實現班主任工作的高效。缺失班主任工作目標容易使學生也缺少明確的努力方向,班級就會像一支無頭雁的雁群。班級管理工作要學會“小題大做”,要抓住一切教育契機,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時刻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尊重學生是班主任最大的愛,也是師生平等溝通的橋梁和打開學生內心的鑰匙。尊重學生,班主任的教育才更有生命力。
班級管理要用公共制度約束學生。要想實現班級集體目標,既要懂得“曉之以理”,更要善于“約之以法”。“法”是指紀律制度,班主任引領學生自己制訂班規,制訂班規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公共制度是約束學生最好的規則,也是班主任實現民主治班最有效的途徑。班主任要多元而全方位地去評價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班級管理要打集體仗。班主任是班級帶頭人,也是科任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協調的紐帶。班主任不僅要抓學生學習,更要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和班級要抱團發展。
班級管理有始有終。班主任一定要檢查、落實自己布置的工作。充分發揮班干部職能,使班干部在參與管理中發展鍛煉,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未來發展。管理工作中要言傳更要身教。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工作方式、個性品質就是教育學生的最好材料。要用自己豐富而獨特的個性去影響學生。用班級文化提高教育的實效性。班主任要聯系實際,寓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讓文化潤澤學生的心靈,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 組織開展家長會要有創意
家長會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尋找最佳教育方法和途徑的有效渠道。成功的家長會是家長與老師間的有效互動交流,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產生積極影響。
制作感恩卡。每位家長都是帶著對孩子的期待和關愛來參加家長會的。每次開家長會前讓學生精心制作一張感恩卡:卡片由學生親自制作,字里行間要表露出對爸爸媽媽的感恩之情。讓學生寫一封給爸爸媽媽的信,說說自己想說的話,使家長的心中溢滿激動、幸福和欣慰。
用溫馨細節感動家長。設置指路牌,在校門口設置指路牌,讓貼心行動感動家長。設置接待員,引領前來參加家長會的家長簽名并準確無誤地將其帶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可制作家長會專版小報,既可以是教育教學成果展示,又可以是孩子們的心里話,還可以是素質教育剪影等,放手讓學生設計,家長更愿意看自己孩子的作品。
講故事比講道理更能打動人。參加家長會是為了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現。班主任如能在講話中不時講述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真實故事,班主任留心學生的校園日常生活并記錄下來,在家長會上播放相關視頻或PPT,讓學生匯報班級各項活動情況,家長會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
“秀”學生的作品。每次開家長會班主任要努力把學生的成績展示出來。可以展示學生的作業,讓家長在比較中了解孩子的學習存在的問題。可以展示學生的手工作品,如學生們的班級小報、書畫作品、設計的班徽等。也可以穿插進步學生獻歌或才藝表演視頻。
讓家長在散會后有所反思。成功的家長會總能引起家長內心的共鳴,散會后還能帶給他們震撼。要讓家長在會上有所思,在會后有所悟。用典型引路——讓優秀生的家長介紹教育經驗,觸動其他家長的內心,促使他們思考,讓家長通過閱讀引發深層思索。
三、 班級管理工作要有創新
班級是學校工作的一個基本單位,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基本組織,班級管理是做學生的工作。
做有胸懷的教師,寬容是前提。班級管理需要寬容,學生的好奇、新鮮就是他們想要融入新環境的激情。幫助學生理順他們的激情是極其有意義和價值的,用寬容接納學生。理解是基礎,面過對錯學生要沉著冷靜,允許學生有獨立自由的生活學習空間。溝通是橋梁,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構建高效課堂支持性學習氣氛,幫助教師有效實現師生溝通。規范是保障,是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準則。接手新班集體要從制訂切實可行且符合班級特點的群體規范著手,讓所有班級成員積極參與和廣泛討論,使之成為學生課堂行為的方向和范圍,也成為引導學生行為的指南。
嚴格是保證,群體規范是獎懲的依據。班級規范制訂過程中可以完全放手,全力打造一支班干部隊伍,營造民主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班級日志”是最佳形式——班長全面負責,所有同學參與管理,實行輪流值日的形式。實現人人參與班級管理和人人為集體的氛圍。善后是技巧,運用到班級管理中就是要在批評、處理完學生后,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再教育。善后工作在于班主任冷靜思索后的深刻反省,采取積極有效的補救措施,避免師生關系激化。延續善后工作,鞏固善后成果。讓學生感受到你教育的真誠,感受到你真的很重視他、愛護他。
四、 班級環境文化建設的創新
班級環境文化是創意班級管理的發端。班主任要重視班級環境文化建設,捕捉熱點,使教室成為班級發展和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動力和源泉。
選擇明確的主題。在進行班級環境文化建設時,主題應是積極性、趣味性和統一性的統一。主題明確會積極引導學生成長、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
設計和諧的風格。班級環境文化主題要有相對統一的風格,體現“和諧、溫馨、童趣”,將班級打造成學生溫暖的家、學習和生活的樂園,讓學生浸潤其中。
營造動態的空間。設計參與性內容,引導學生能動進入班級環境課程,通過參與建設和管理促進學生不斷自我生長。營造動態空間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設計靈活多樣的空間動態。努力營造出濃厚而學生感興趣的空間,滋養學生心靈。
落實自主的參與。班級環境文化建設整體規劃和精心設計后要有效落實。成立專項小組由班主任牽頭,修改執行班級環境文化建設的設計和實施,形成較為完整的方案。布置時力求人人參與,要使學生各盡其才,使班級環境文化呈現出最鮮活、最實用、最具有創新意義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劉佳佳.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的創新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0).
作者簡介:
馬轉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若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