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摘要:音樂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目前國內音樂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諸如音樂教育質量基礎薄弱、課堂效率原則缺失等問題。如何正確地借鑒西方先進音樂教育理念,與國內音樂教育適當地融合,形成適合現階段需求地新型教育理念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要尊重學生的創造力,以音樂教育活動為載體,實現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科能力,以音樂學科能力為載體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和音樂素養。
關鍵詞:音樂教育 新型教育理念 教育活動 學科能力
一、學科能力的概念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學科能力內涵的概括主要可以表現為四種能力觀,即方法和過程論的能力觀、認知和智力論的能力觀、學歷論的能力觀和類化經驗論的能力觀。對于學科能力的分類也多達十余種以上,主要包括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類別。
以音樂教育為例,音樂學科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及音樂素養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和極為重要的。音樂是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等獨特形式來表現藝術美的。而音樂學科能力的養成則可以幫助學生以更為科學的方法參與到音樂審美活動中去,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通過對觀察、探究、學習、創新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等多維度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讓提升學科能力和提高音樂教育效率成為互補因素,真正讓學生在充分的音樂體驗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獲得技能的領悟。
二、音樂教育理念思考
通過研究發現,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發展方式存在的諸多問題、難題,大部分原因為自身問題,只要堅定地以穩步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水平為根本,以學校美育包容性發展方式為核心,站在音樂課堂上同孩子們一道享受音樂的幸福體驗,就能在這些困擾和堪憂中實現突破、提高、挺拔和自信。
同時,需要采取更為科學、與頂層設計想結合的工作理念、模式和規制邏輯,深入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管理體系自身建設,全面創新學校藝術教育宣傳方式和價值發展,擴大學校美育幸福指數。深入美育綜合改革,利用富有多元、包容和參與等特點的現代治理機制,在音樂教育發展機制上著力,音樂教育將會實現持續且良性的發展。
目前,西方音樂教育中,主要存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柯達伊教學法、鈴木教學法和美國的“綜合音樂感”四種典型教育理念。反觀國內音樂教育理念則起步較晚,尚未形成較為成熟和完善的體系。我們可以適當借鑒國外經典教育理念的思想,同時注意到國內外音樂教育在歷史沉淀、教育背景、人文環境和軟硬件設施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美國的“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由于對器材設備要求較高,目前并不適合在我國進行大規模的學習與研究,但是鼓勵創造的思想已經在各音樂專科學校中傳播開來。我們可以嘗試圍繞培養音樂學科能力這條主線,適度吸收如奧爾夫教育體系中注重即興和鈴木教學法中強調語言教育的思想,結合國內音樂教育的實際背景,不斷總結和實踐,尋找真正適合國內音樂教育發展的教育理念,為音樂教育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三、把主動權交給孩子,以音樂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科能力
在音樂教育中,大部分老師在教學方案設計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設計上限制了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想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在自我定位上存在一定偏差,過于強調教師本身“教”的身份。
反之,教師應該在音樂教育中吸收新型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環節,主動切換角色,讓學生在多數活動中扮演主動思考、主動創造的角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并促進其創作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將學生的學習體會得到加深。
音樂活動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和能力,培養學生參與體驗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獲取、自主練習、自我教育完善,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技能。音樂教學活動也應注重情景教學等環節的安排,小學音樂課情景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情景激發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段特點和心里特征適當的創設情景,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以獲得最佳的施教效果。正確的情景教學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再現音樂、理解音樂、記憶音樂和了解故事情節等,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美學教育。
四、培養音樂學科能力,提升音樂學科素養
在音樂活動中,要注重借鑒西方典型的教育理念,結合實際教育背景,逐步形成適合國內音樂節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創造力,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個性轉變、注重人的自然成長,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啟發,鼓勵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獨立、開放和積極的主動學習、自我提升的能力,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以音樂學科的能力培養為出發點,引導和培養學生真正地實現學科能力的提升和音樂素養的升華。
參考文獻:
[1]楊萬青,劉慧.《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音樂素養》.音樂藝術雜志,2008(1).
[2]李妲娜.《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徐春艷.《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4]李桂英,許春曉.《學前兒童藝術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劉珈彤.當代音樂教育對我國當今音樂教育的啟示[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4).
[6]邱旸.對西方當代音樂的思考與評述[J].當代音樂,2015(5).
[7]孫作東,徐敦廣,王輝.中國當代音樂教育發展的現狀與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
[8]李佳烜.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思想和我國近現代音樂教育思想比較研究對我國音樂教育發展的啟示[J].音樂大觀,2014(9).
[9]劉智強.音樂與人生[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10]王光祈.中國音樂史[M].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2.